|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前言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 ·研究思路和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方法和材料选择 | 第9-10页 |
| 2.我国现行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述评 | 第10-19页 |
|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制度变迁原因分析 | 第10-14页 |
| ·当前我国新股发行上市所表现的特点 | 第14-16页 |
| ·我国学术界对于消除新股发行(IPO)的高抑价率所做的研究 | 第16-19页 |
| 3.世界主要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及其作用比较 | 第19-25页 |
| ·较大控制度的固定价格方式 | 第19-20页 |
| ·完全市场化的竞价方式 | 第20-22页 |
| ·偏向机构投资者的累计投标方式 | 第22-23页 |
| ·香港与台湾的混合定价机制 | 第23-25页 |
| 4.完全市场化发行的理论依据——现代主流金融投资理论综述 | 第25-29页 |
| ·现代主流金融投资理论的"理性人"假定 | 第25页 |
| ·现代金融投资学主要理论成果及其对证券估值的影响 | 第25-26页 |
| ·线性分析方法的局限—假设与现实的矛盾所导致的理论危机 | 第26-29页 |
| 5.应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改革 | 第29-42页 |
|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 ·行为金融学主要理论及模型综述 | 第31-34页 |
| ·中国证券市场异常现象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 第34-37页 |
| ·中国证券市场是弱有效市场的研究结果是应用行为金融学说的依据。 | 第35页 |
| ·当前我国股市非理性繁荣的外在表现与行为金融分析 | 第35-37页 |
| ·舆论界关于改革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改革的相关成果 | 第37-40页 |
| ·发行制度改革考虑吸收香港主板市场的成功经验 | 第40-42页 |
| 6.行为金融学模型下的实证检验 | 第42-50页 |
| ·BAPM模型简介 | 第43-47页 |
| ·BAPM模型检验噪音交易者对A股市场新股上市价格运行的扰动 | 第47-49页 |
| ·实证检验结果 | 第49-50页 |
| 7.结论·创新与不足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