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前言 | 第7-9页 |
| 2 “80 后”女性写作的范畴 | 第9-14页 |
| ·“80 后”命名辨析 | 第9-12页 |
| ·“80 后”女性写作的范畴 | 第12-14页 |
| 3 “80 后”女性写作的总体特征 | 第14-25页 |
| ·以书写自我来展现个体生命体验 | 第14-17页 |
| ·个体精神上的孤独与迷茫 | 第17-20页 |
| ·叙事技巧的繁复 | 第20-22页 |
| ·叙事视角的变化 | 第21页 |
| ·支离破碎的故事情节、开放性的结尾 | 第21-22页 |
| ·倒叙、插叙手法的普遍运用 | 第22页 |
| ·语言上呈现多样化的风格 | 第22-25页 |
| 4 “80 后”女性写作的多元化 | 第25-39页 |
| ·女性的青春写作——张悦然 | 第25-31页 |
| ·尚未长成的“身体”——春树 | 第31-36页 |
| ·青春小资写作——苏德 | 第36-39页 |
| 5 “行走在路上”——“80 后”女性写作的发展与困境 | 第39-50页 |
| ·“80 后”女性写作的继承与发展 | 第39-43页 |
| ·女性以男性相对面的形象出现 | 第40-41页 |
| ·对弱者和边缘人的生活状态予以较多的关注 | 第41-43页 |
| ·“80 后”女性写作的困境 | 第43-50页 |
| ·消费主义的影响 | 第43-46页 |
| ·自身的局限 | 第46-50页 |
| 结论:“80 后”女性写作的意义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