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背景 | 第13-15页 |
·本单位现状及分析 | 第1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关于停时 | 第15-17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 | 第19-26页 |
·东方系统方法论 | 第19-20页 |
·概述 | 第19页 |
·东方系统方法论的过程及常用方法 | 第19-20页 |
·系统最优化 | 第20-22页 |
·工作研究 | 第22-24页 |
·理论引用的理由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巨化铁路专用线基本情况与分析 | 第26-35页 |
·巨化铁路专用线概况 | 第26-28页 |
·铁路设备情况 | 第26-27页 |
·铁路货位情况 | 第27-28页 |
·巨化货物运输概况 | 第28-32页 |
·铁路运输作业流程 | 第32-33页 |
·作业特点总结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巨化铁路运输公司物理—事理—人理(WSR)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分析 | 第35-58页 |
·明确目标 | 第35-36页 |
·确定企业功能目标、准则、目标集 | 第35-36页 |
·为企业功能目标选择权重 | 第36页 |
·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 第36页 |
·理解意图 | 第36-39页 |
·企业的物理要素背景和作业过程 | 第36页 |
·企业整体功能目标、信息结构 | 第36-37页 |
·企业管理组织结构 | 第37-39页 |
·调查分析 | 第39-48页 |
·企业的具体作业程序和管理的现状 | 第39-47页 |
·各子系统功能和利益 | 第47-48页 |
·CATWOE分析 | 第48页 |
·建立主流程 | 第48-51页 |
·协调关系 | 第51-52页 |
·企业硬件、软件和模型间的技术协调 | 第51页 |
·企业不同知识库和模型间的协调关系 | 第51-52页 |
·将理论模型与现实关系进行协调 | 第52页 |
·提出建议 | 第52-57页 |
·对物理设备的建议 | 第52-53页 |
·对流程和系统的建议 | 第53-56页 |
·考察不同层次的各子系统利益协调程度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巨化铁路运输公司的调度作业计划智能化研究 | 第58-7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59-60页 |
·调度作业计划的基本概念 | 第60-62页 |
·调度作业计划的制定过程 | 第62-64页 |
·企业铁路站场调度作业计划编制流程 | 第62-64页 |
·调度作业计划制定的过程 | 第64页 |
·智能化调度作业计划 | 第64-72页 |
·智能化调度作业计划的功能需求 | 第64-66页 |
·智能化调度作业计划的价值理念 | 第66-70页 |
·调度作业计划的智能化编制程序设计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巨化铁路运输公司各作业环节的工作研究 | 第73-79页 |
·改进工作及作业程序 | 第73-76页 |
·优化小运转到达流程 | 第73-74页 |
·改进行车设备检修流程 | 第74-76页 |
·改进工厂及工作地布置 | 第76页 |
·简化操作,减轻劳动强度 | 第76-77页 |
·有效地利用材料、机器设备和人力等 | 第77-78页 |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安全生产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7章 结论及进一步工作设想 | 第79-83页 |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79-80页 |
·初见成效 | 第80-82页 |
·进一步工作设想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