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绿色信贷概述第8-13页
 第一节 绿色信贷定义、特征及管理第8-10页
  一、绿色信贷定义第8页
  二、绿色信贷的特征第8-9页
  三、绿色信贷管理第9-10页
 第二节 绿色信贷的经济学基础第10-13页
  一、绿色信贷的发展经济学基础第10-11页
  二、绿色信贷的环境经济学基础第11-13页
第二章 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发展及流程第13-23页
 第一节 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发展第13-16页
  一、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发展第13-15页
  二、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现实意义第15-16页
 第二节 我国绿色信贷流程第16-23页
  一、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主体第16-18页
  二、我国绿色信贷主体之间的利益分析第18-20页
  三、我国绿色信贷的信贷流程第20-23页
第三章 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现状及风险管理第23-39页
 第一节 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现状第23-29页
  一、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现状第23-24页
  二、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三、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第26-29页
 第二节 我国绿色信贷风险及管理第29-39页
  一、我国绿色信贷风险概述第29-33页
  二、我国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第33-39页
第四章 赤道原则对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启示及借鉴第39-46页
 第一节 赤道原则第39-41页
  一、赤道原则概述第39页
  二、赤道原则的内容第39-41页
  三、赤道原则的执行程序第41页
 第二节 赤道原则和我国绿色信贷的比较第41-43页
  一、两项政策的目标不同第42页
  二、两项政策的性质不同第42页
  三、两项政策的适用对象的范围不同第42页
  四、两项政策的内容不同第42页
  五、两种政策主体的参与形式和程度不同第42-43页
  六、两种信贷政策的社会力量发挥不同第43页
 第三节 赤道原则对我国开展绿色信贷的启示及借鉴第43-46页
  一、关注环境敏感型行业第43页
  二、采用赤道原则,强化环境风险评估第43-44页
  三、加强信息收集与环境风险监测工作第44页
  四、银行的信贷优惠第44页
  五、财政专项补贴第44页
  六、发达国家绿色产品的研发及创新第44-46页
第五章 发展我国绿色信贷的对策第46-55页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第46-47页
  一、完善我国资源管理法律体系第46页
  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第46页
  三、完善我国金融法律体系第46-47页
  四、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及金融执法体系第47页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信贷的内控机制第47-49页
  一、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第47-48页
  二、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及审批制度第48页
  三、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估与监测机制第48-49页
  四、加强风险防范管理措施第49页
  五、加强内部的绿色信贷的监管第49页
 第三节 完善我国政府职能,构建激励机制第49-53页
  一、转变我国政府职能,加大执法力度第50-51页
  二、构建我国绿色信贷的税收激励机制第51-53页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信贷的文化建设及产品创新第53-55页
  一、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信贷文化第53-54页
  二、加强我国绿色信贷产品的创新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研究
下一篇: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