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页 |
·研究思路、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教育经济理论 | 第22-24页 |
·教育经济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教育经济理论的作用 | 第23-24页 |
·教育财政理论 | 第24-25页 |
·教育财政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教育财政支出的原则 | 第25页 |
·人工智能理论 | 第25-26页 |
·人工智能理论的内涵 | 第25-26页 |
·人工智能理论的研究方法 | 第26页 |
·神经网络理论 | 第26-27页 |
·神经网络理论的内容 | 第26-27页 |
·神经网络理论的功能 | 第27页 |
·财务危机理论 | 第27-30页 |
·财务危机理论的界定 | 第27-28页 |
·财务危机预测的模型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高校财务危机的现状分析 | 第31-40页 |
·高校财务危机的内涵界定 | 第31-33页 |
·现阶段高校财务危机的基本现状 | 第33-35页 |
·无力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 第33-34页 |
·无法按时履行基建及采购等款项的支付 | 第34页 |
·不能及时兑现教职工的各方面待遇 | 第34-35页 |
·高校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 第35-39页 |
·管理者缺少风险意识 | 第35-36页 |
·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 | 第36页 |
·为扩办过度举债而导致还款负担 | 第36-38页 |
·财务管理体制存在严重问题 | 第38页 |
·引发高校财务危机其他原因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高校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设计 | 第40-61页 |
·高校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设计的可行性 | 第40页 |
·高校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标准 | 第40-43页 |
·设计的原则 | 第40-42页 |
·设计的标准 | 第42-43页 |
·高校财务预警指标的确定 | 第43-46页 |
·偿债能力指标 | 第44-45页 |
·运营绩效指标 | 第45-46页 |
·发展潜力指标 | 第46页 |
·神经网络模型及其算法 | 第46-53页 |
·确定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 | 第47-50页 |
·神经网络模型的算法 | 第50-53页 |
·神经网络模型在高校财务危机预警中的应用分析 | 第53-59页 |
·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指标组成 | 第53-54页 |
·预警指标综合指数设计 | 第54-56页 |
·应用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高校财务危机的防范策略 | 第61-69页 |
·促使管理者树立危机意识 | 第61页 |
·政府需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 第61-63页 |
·加大财政投入 | 第61-62页 |
·明确高校和国家的产权关系 | 第62页 |
·加大对高校贷款的监管力度 | 第62-63页 |
·审核具体情况限定高校的负债规模 | 第63-64页 |
·用能够还贷的资产确定贷款数额 | 第63页 |
·增强学校自筹能力以控制贷款规模 | 第63-64页 |
·以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限定贷款规模 | 第64页 |
·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 第64-67页 |
·实现高校财务和谐管理 | 第64-65页 |
·实现高校财务战略管理 | 第65-67页 |
·鼓励高校多元化筹资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