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Betula plataphylla Suk.)形成层组织基因表达及木材形成相关基因克隆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引言 | 第12页 |
·木材形成的生物学过程及其基因调控 | 第12-18页 |
·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分裂及木材细胞的生成 | 第13-14页 |
·次生壁的形成 | 第14页 |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 第14-17页 |
·木材的形成 | 第17-18页 |
·木材形成的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ESTs分析 | 第18-19页 |
·抑制性扣除杂交 | 第19页 |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 第19-20页 |
·基于cDNA-AFLP技术的转录组分析 | 第20页 |
·微阵列技术 | 第20-21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本项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白桦形成层cDNA文库的构建 | 第23-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建库材料 | 第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30页 |
·白桦形成层总RNA提取 | 第24-25页 |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25页 |
·cDNA第二链合成 | 第25页 |
·蛋白酶K消化 | 第25-26页 |
·Sfi I 消化 | 第26页 |
·cDNA片段的分级分离 | 第26-27页 |
·载体连接 | 第27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27-28页 |
·插入片段长度检测 | 第28页 |
·挑取单菌落摇菌 | 第28页 |
·菌种保存 | 第28页 |
·小量质粒的提取 | 第28-29页 |
·测序PCR反应及模板制备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RNA质量检测 | 第30页 |
·ds cDNA的合成及纯化 | 第30-31页 |
·插入片段的长度检测及文库重组率测定 | 第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3 白桦形成层基因表达分析 | 第33-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材料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文库的基本特征 | 第34-35页 |
·序列同源比较及功能分类 | 第35-36页 |
·四个物种形成区域文库数据比较 | 第36-37页 |
·白桦木材形成相关基因及分类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4 不同发育时期白桦木材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0-55页 |
·材料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5页 |
·目标基因和内参基因的引物设计 | 第40-41页 |
·RT-PCR检测 | 第41页 |
·Northern杂交 | 第41-44页 |
·sq RT-PCR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EST序列 | 第45-49页 |
·基因表达分析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5 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5-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页 |
·材料 | 第55页 |
·方法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71页 |
·香豆醇辅酶A降解酶(CCR) | 第56-61页 |
·咖啡醇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 | 第61-66页 |
·木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 | 第66-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3页 |
附录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