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煤层隐蔽火源探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红外成像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红外测温仪研究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红外成像仪研究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煤层隐蔽火源红外成像探测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18-28页 |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红外光谱简介 | 第18-19页 |
·大气屏障与大气窗口 | 第19-20页 |
·几个重要的红外辐射定律 | 第20-22页 |
·煤体的热量积聚过程 | 第22-26页 |
·煤体升温条件 | 第22-25页 |
·温度对热量积聚过程的影响 | 第25-26页 |
·空隙率对热量积聚过程的影响 | 第26页 |
·煤颗粒度对热量积聚过程的影响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煤层隐蔽火源红外成像探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40页 |
·矿用红外成像仪的选型 | 第28-33页 |
·矿用红外测温仪介绍 | 第28-29页 |
·非制冷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UFPA)的分类和特点 | 第29-31页 |
·性能参数的确定 | 第31-32页 |
·型号选择 | 第32-33页 |
·红外探测辐射场异常的影响因素 | 第33-38页 |
·机电设备,输送管线的影响 | 第33-35页 |
·井下水体影响 | 第35-37页 |
·不同辐射率物体的影响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煤层隐蔽火源红外成像探测技术的应用 | 第40-59页 |
·巷道自燃发火隐患的探测与识别 | 第40-45页 |
·煤巷自燃发火的原因 | 第40页 |
·煤巷自燃发火的规律 | 第40-42页 |
·现场应用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煤自燃火灾识别及火区治理效果检验 | 第45-52页 |
·火区红外探测 | 第45-46页 |
·胶体灭火技术治理火区 | 第46-51页 |
·治理效果分析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页 |
·浅部煤田火区勘察 | 第52-57页 |
·火区地形勘查 | 第53-54页 |
·红外探测技术用于明烟明火区域勘察 | 第54-56页 |
·煤自燃氧化异常区域勘察 | 第56-57页 |
·火区详勘结果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