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接收设备、无线电收音机论文--接收机:按形式分论文

超宽带自相关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综述第12-28页
   ·UWB的定义以及特点第12-13页
   ·UWB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标准化进程第13-19页
   ·UWB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和发展方向第19-20页
   ·本文的选题、相关现状和主要工作第20-26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二章 UWB通信距离以及信道容量的扩展第28-50页
   ·引言第28-29页
   ·UWB信道模型第29-34页
     ·大尺度传输模型第31页
     ·中尺度传输模型第31-32页
     ·小尺度传输模型第32-33页
     ·冲激响应示例第33-34页
     ·UWB信道的矢量表示第34页
   ·UWB远距离信道第34-40页
     ·"两簇"信道模型假设第34-36页
     ·UWB用于移动通信时的多普勒效应第36-39页
     ·UWB远距离传输的频带下移现象第39-40页
     ·UWB远距离传输的其他限制第40页
   ·UWB传输距离与容量第40-42页
   ·MIMO-Rake的信道容量第42-46页
     ·系统模型第42-44页
     ·系统信道容量分析第44-46页
   ·空间-形状编码系统第46-49页
     ·系统模型第47-48页
     ·系统信道容量分析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UWB信号频谱以及伪混沌调制技术第50-70页
   ·引言第50页
   ·UWB信号频谱特性第50-56页
     ·TH-UWB信号模型第50-51页
     ·信号功率谱的推导第51-54页
     ·仿真实验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伪混沌调制技术第56-67页
     ·CPPM系统第56-57页
     ·PCPPM系统第57-59页
     ·混沌以及离散混沌第59-61页
     ·采用Tent映射的PCPPM系统第61-63页
     ·PCPP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第63-64页
     ·PCPPM系统对参数不匹配的敏感性第64-65页
     ·PCPPM误码性能分析第65-67页
   ·小结第67-70页
第四章 自相关接收机结构以及性能第70-100页
   ·引言第70-72页
   ·TR普通接收机性能第72-79页
     ·PAM调制类型第72-76页
     ·PPM调制类型第76-79页
   ·DTR普通接收机性能第79-81页
     ·信号模型第79-80页
     ·性能分析第80-81页
   ·DIFF普通接收机性能第81-86页
     ·PAM调制类型第81页
     ·PPM调制类型第81-86页
   ·TR最佳接收机性能第86-92页
   ·DTR最佳接收机性能第92页
   ·DIFF最佳接收机性能第92-98页
   ·小结第98-100页
第五章 TR-MIMO-UWB系统方案研究第100-112页
   ·引言第100页
   ·阴影衰落对接收性能的影响第100-104页
   ·TR-MIMO-UWB系统模型及分析第104-106页
   ·两发一收的方案第106-108页
   ·两发一收方案仿真实验第108-109页
   ·两发两收的方案第109-110页
   ·两发两收的方案仿真实验第110页
   ·小结第110-112页
第六章 时移TDT同步捕获算法第112-124页
   ·引言第112页
   ·信号模型第112-113页
   ·时移TDT算法第113-121页
     ·传统TDT算法及其局限性第113-117页
     ·时移TDT算法及理论分析第117-121页
     ·时移TDT算法实现第121页
   ·仿真实验第121-122页
   ·小结第122-12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4-126页
   ·论文总结第124-125页
   ·工作展望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8页
论文符号说明第138页
英文简写说明第138-142页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成果第142-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层MIMO系统接收技术研究
下一篇:超宽带定位与RAKE接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