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影响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6页 |
·除草剂的使用状况及其危害 | 第10页 |
·土壤中除草剂降解和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 第10-12页 |
·污染土壤的自净功能和微生物的作用 | 第11页 |
·除草剂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 第11-12页 |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12-16页 |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13-14页 |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 | 第14-15页 |
·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5页 |
·除草剂对有机质降解的影响 | 第15-16页 |
·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氯磺隆的基本概况 | 第16-18页 |
·阿特拉津的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氯磺隆的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微生物计数法 | 第18-19页 |
·生物化学的方法 | 第19-20页 |
·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 第20-21页 |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 第21页 |
·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土壤酶活 | 第21-22页 |
·量热技术 | 第22-23页 |
·BIOLOG法 | 第23-24页 |
·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熏蒸法 | 第24页 |
·基质诱导呼吸法 | 第24-25页 |
·ATP生物发光法 | 第2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6-33页 |
·材料和培养基 | 第26页 |
·除草剂和种子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土样的采集 | 第26页 |
·土样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6-27页 |
·试验设计 | 第27页 |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检测 | 第27-32页 |
·土壤微生物的活菌计数 | 第27页 |
·脂肪酸分析方法(FAME) | 第27-29页 |
·土壤微生物总脂肪酸的提取 | 第27-28页 |
·脂肪酸的测定 | 第28-29页 |
·脲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靛酚兰比色法 | 第29页 |
·脲酶测定的试剂准备 | 第29页 |
·脲酶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9页 |
·土壤脲酶的测定 | 第29-30页 |
·脱氢酶活性测定 | 第30-31页 |
·TTC法 | 第30页 |
·脱氢酶测定的试剂准备 | 第30页 |
·脱氢酶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0-31页 |
·土壤脱氢酶的测定 | 第31页 |
·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微量热测定 | 第31-32页 |
·植物测定 | 第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55页 |
·阿特拉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33-38页 |
·对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对土壤所有微生物的影响 | 第34-38页 |
·阿特拉津对细菌和真菌的影响 | 第34-36页 |
·处理浓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36页 |
·处理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36-38页 |
·阿特拉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38-41页 |
·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阿特拉津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微量热的影响 | 第40-41页 |
·阿特拉津对玉米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41-45页 |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41页 |
·盆栽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第41-42页 |
·盆栽土壤中微生物脂肪酸的变化 | 第42-44页 |
·盆栽土壤脱氢酶的变化 | 第44-45页 |
·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对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5页 |
·对土壤微生物脂肪酸的影响 | 第45-47页 |
·氯磺隆对种植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47-49页 |
·阿特拉津和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的异同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5页 |
·两种除草剂在土壤中的行为 | 第50页 |
·两种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50-52页 |
·阿特拉津处理45天的土样的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 第52页 |
·玉米生长状况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