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常规能源渐趋紧张和短缺,资源约束日益加剧 | 第11-12页 |
·各国重视太阳能的商业开发与利用 | 第12页 |
·太阳能转换产业的政策保障加强 | 第12页 |
·太阳能转换产业自身具有产业优势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现实意义 | 第13-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太阳能研究及发展现状述评 | 第15-21页 |
·国内外太阳能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外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现状 | 第18-2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太阳能转换产业属性的认识 | 第23-34页 |
·太阳能的利用 | 第23-28页 |
·太阳能的利用历史 | 第23-25页 |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 第25-28页 |
·对太阳能转换产业属性的重新认识 | 第28-34页 |
·太阳能转换产业的特点 | 第29-32页 |
·太阳能转换产业的产业属性 | 第32-34页 |
3 山东省太阳能转换产业的发展机遇 | 第34-42页 |
·基于国际视角下机遇分析 | 第34-36页 |
·全球能源与环境要求 | 第34-35页 |
·世界太阳能在行动 | 第35-36页 |
·基于国内视角下机遇分析 | 第36-41页 |
·中国能源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第36-37页 |
·政策支持 | 第37-39页 |
·太阳能适合我国国情 | 第39-41页 |
·基于省内视角下机遇分析 | 第41-42页 |
·能源与环境要求 | 第41页 |
·政策支持 | 第41-42页 |
4 山东省太阳能转换产业发展现状 | 第42-50页 |
·山东省太阳能转换产业发展的优势 | 第42-47页 |
·地理位置优越,太阳能资源丰富 | 第42-43页 |
·太阳能资源开发起步早,技术研发实力较强 | 第43页 |
·太阳能优势企业集中,竞争力较强,经济社会效益较好 | 第43-46页 |
·市场广阔 | 第46-47页 |
·山东省太阳能转换产业发展的问题 | 第47-50页 |
·散 | 第47页 |
·滥 | 第47页 |
·小 | 第47-48页 |
·低 | 第48-49页 |
·软 | 第49-50页 |
5 太阳能转换产业发展机制 | 第50-58页 |
·政策机制 | 第50-52页 |
·目标机制 | 第51页 |
·整合机制 | 第51-52页 |
·开发机制 | 第52页 |
·动力机制 | 第52-54页 |
·利益导向机制 | 第52-53页 |
·社会需求拉动机制 | 第53页 |
·技术进步推动机制 | 第53页 |
·竞争机制 | 第53-54页 |
·运行机制 | 第54-55页 |
·导向机制 | 第54页 |
·决策机制 | 第54页 |
·整合机制 | 第54-55页 |
·内控机制 | 第55页 |
·人才机制 | 第55页 |
·保障机制 | 第55-58页 |
·法律保障 | 第55-56页 |
·制定太阳能转换产业行业标准 | 第56页 |
·加强行业的自我管理 | 第56页 |
·提高太阳能转换产业产品的市场比例 | 第56-58页 |
6 山东省太阳能转换产业发展对策 | 第58-67页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将太阳能转换产业培育成山东省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 | 第58-59页 |
·发挥园区的带动作用,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之路 | 第59页 |
·多渠道融资,推动太阳能转换产业集群形成 | 第59-60页 |
·发挥政府的示范引导作用,实施“阳光财富屋顶计划” | 第60-61页 |
·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 第61-63页 |
·建立规范和促进太阳能转换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 第63-64页 |
·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规模化发展 | 第64页 |
·积极推进光伏产业市场化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