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论文

海洋底栖动物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的地域性差异研究

创新点摘要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在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第15-33页
    1.1 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15页
    1.2 海洋食物网的研究方法第15-18页
        1.2.1 胃含物分析法第16页
        1.2.2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第16-17页
        1.2.3 脂肪酸生物标志物法第17页
        1.2.4 单分子同位素分析法第17-18页
    1.3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第18-21页
        1.3.1 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第18页
        1.3.2 碳、氮稳定同位素对不同来源有机质的物源示踪第18-19页
        1.3.3 碳、氮稳定同位素在海洋食物网物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第19-20页
        1.3.4 碳、氮稳定同位素应用于海洋食物网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级分析第20-21页
    1.4 脂肪酸组成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第21-25页
        1.4.1 脂肪酸组成应用的基本原理第21-22页
        1.4.2 海洋食物网特征脂肪酸及其来源第22-23页
        1.4.3 脂肪酸组成应用于海洋食物网的食性和营养关系研究第23-25页
    1.5 脂肪酸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海洋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第25-26页
    1.6 海洋食物网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第26-29页
        1.6.1 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第26-28页
        1.6.2 脂肪酸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第28-29页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9-33页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1页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1-33页
第二章 海洋底栖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地域性差异第33-49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34-38页
        2.1.1 样品采集第34-37页
        2.1.2 样品处理第37-38页
        2.1.3 样品测定第38页
        2.1.4 数据分析第38页
    2.2 结果第38-45页
        2.2.1 刺参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第38-41页
        2.2.2 虾夷扇贝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第41-43页
        2.2.3 栉孔扇贝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第43-45页
    2.3 讨论第45-47页
        2.3.1 刺参和扇贝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地域性差异及影响因素第45-46页
        2.3.2 刺参和扇贝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第46-47页
        2.3.3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产品产地鉴定中的应用第47页
    2.4 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海洋底栖动物脂肪酸组成的地域性差异第49-73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50-52页
        3.1.1 样品采集第50页
        3.1.2 样品处理第50页
        3.1.3 总脂提取第50页
        3.1.4 脂肪酸甲酯化第50页
        3.1.5 脂肪酸组成分析第50-52页
        3.1.6 数据分析第52页
    3.2 结果第52-69页
        3.2.1 不同地区刺参的脂肪酸组成第52-60页
        3.2.2 不同地区虾夷扇贝的脂肪酸组成第60-64页
        3.2.3 不同地区栉孔扇贝的脂肪酸组成第64-69页
    3.3 讨论第69-72页
        3.3.1 海洋底栖动物脂肪酸组成特征及物种特异性第69-70页
        3.3.2 不同地区刺参和扇贝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第70-71页
        3.3.3 刺参和扇贝脂肪酸组成的季节性差异第71-72页
    3.4 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海洋底栖动物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地域性差异第73-95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74-75页
        4.1.1 样品采集第74页
        4.1.2 样品处理第74页
        4.1.3 总脂提取第74页
        4.1.4 脂肪酸甲酯化第74页
        4.1.5 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测定第74-75页
        4.1.6 数据分析第75页
    4.2 结果第75-92页
        4.2.1 不同地区刺参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第75-83页
        4.2.2 不同地区虾夷扇贝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第83-87页
        4.2.3 不同地区栉孔扇贝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第87-92页
    4.3 讨论第92-94页
        4.3.1 不同地区刺参和扇贝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第92-93页
        4.3.2 刺参和扇贝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差异第93-94页
    4.4 小结第94-95页
第五章 形成地域性差异的环境因子第95-128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97-99页
        5.1.1 食物来源贡献分析第97-98页
        5.1.2 食物来源及食性分析第98页
        5.1.3 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第98-99页
        5.1.4 数据分析第99页
    5.2 结果第99-118页
        5.2.1 潜在食源对刺参生长的贡献第99-103页
        5.2.2 刺参和扇贝的食物来源组成第103-109页
        5.2.3 刺参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第109-118页
    5.3 讨论第118-126页
        5.3.1 潜在食源对刺参生长的贡献第118-120页
        5.3.2 海洋底栖动物的食物来源组成第120-122页
        5.3.3 刺参脂肪酸的代谢过程及碳稳定同位素分馏第122-126页
    5.4 小结第126-128页
结论与展望第128-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158-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作者简介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财税政策优化研究
下一篇:三个动物源性链球菌新种的发现、基因组及毒力基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