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政府职能概述 | 第13-20页 |
·政府职能的定义和历史演变 | 第13-16页 |
·政府职能的定义和分类 | 第13-14页 |
·政府职能的历史演变 | 第14-15页 |
·政府职能的定位和转变 | 第15-16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6页 |
·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主要政府职能 | 第16-20页 |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 第17页 |
·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 | 第17-18页 |
·直接投资,弥补市场不足 | 第18页 |
·发展教育 | 第18-19页 |
·健全法律法规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四川省政府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不足 | 第20-30页 |
·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概括 | 第20-24页 |
·动漫产业的基本特点 | 第20-22页 |
·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特殊性 | 第23-24页 |
·四川省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 第24-25页 |
·四川省政府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第25-26页 |
·政府职能在目前四川省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不足 | 第26-30页 |
·缺乏发展动漫产业的中观和微观战略规划 | 第27页 |
·产业决策与立法供应不及时 | 第27-28页 |
·财政扶植力度不够 | 第28页 |
·缺乏对动漫产业的人才培养持续模式 | 第28页 |
·中介组织建立不到位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美日韩政府发展动漫产业的职能分析与启示 | 第30-39页 |
·美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 | 第30-32页 |
·美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美国政府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分析 | 第31-32页 |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模式 | 第32-35页 |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日本政府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分析 | 第33-35页 |
·韩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 | 第35-37页 |
·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第35-36页 |
·韩国政府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分析 | 第36-37页 |
·国外发展模式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对策 | 第39-54页 |
·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机制 | 第39-41页 |
·我国动漫产业需要有效的市场调控 | 第39-40页 |
·四川省政府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必要性和措施 | 第40-41页 |
·完善动漫产业政策,加速动漫产业的发展 | 第41-43页 |
·我国完善动漫产业政策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四川省需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的动漫产业政策 | 第42-43页 |
·建立健全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第43-46页 |
·动漫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 第43-44页 |
·建立健全四川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第44-46页 |
·四川省政府应增强动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第44-45页 |
·加强动漫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 | 第45-46页 |
·四川省政府建立动漫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 第46页 |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大惩处力度 | 第46页 |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合理的动漫产业教育体系 | 第46-49页 |
·人才是动漫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 第46-47页 |
·四川省要积极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 第47-49页 |
·重视基础教育,动漫从娃娃抓起 | 第47-48页 |
·建立权威的动漫人才培养规划和课程设计 | 第48页 |
·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 第48-49页 |
·四川省动漫教学内容宜做出“四川特色” | 第49页 |
·加强和扶持中介组织,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 第49-54页 |
·中介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 第49-50页 |
·四川省动漫产业中介组织发展情况 | 第50-51页 |
·四川省动漫产业中介组织现状 | 第50-51页 |
·四川动漫产业中介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1页 |
·积极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的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加强四川省行业协会民间化或非政府化的发展趋势 | 第51-52页 |
·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形成“政府+基地+企业”的动漫发展模式 | 第52页 |
·四川省动漫基地发展中政府职能有待完善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