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旁瓣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阵列信号模型 | 第12-17页 |
·窄带信号 | 第12-14页 |
·阵列流形 | 第14-16页 |
·噪声模型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基于协方差矩阵修正的低旁瓣波束形成算法 | 第17-40页 |
·自适应波束形成原理 | 第17-20页 |
·经典DBF 算法 | 第18-19页 |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波束形成算法 | 第19-20页 |
·基于对角加载修正的低旁瓣波束形成算法 | 第20-23页 |
·协方差矩阵修正原理 | 第20-21页 |
·对角加载修正算法 | 第21-22页 |
·对角加载值的确定方法 | 第22-23页 |
·基于广义线性组合修正的低旁瓣波束形成算法 | 第23-24页 |
·对角加载修正低旁瓣算法仿真 | 第24-32页 |
·基于对角加载的稳健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 第32-38页 |
·W-RABF 的最优对角加载因子 | 第32-34页 |
·算法仿真性能分析 | 第34-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子阵级低旁瓣波束形成算法 | 第40-49页 |
·子阵模型 | 第41-43页 |
·子阵划分类型 | 第41-42页 |
·子阵波束形成模型 | 第42-43页 |
·基于LCMV 准则的子阵波束形成算法 | 第43-47页 |
·常规LCMV 子阵波束形成算法 | 第43-44页 |
·子阵的划分 | 第44-45页 |
·仿真结果 | 第45-47页 |
·子阵级低旁瓣波束形成算法 | 第47-48页 |
·MOD(最优失配检测)子阵级波束形成算法 | 第47页 |
·仿真结果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多重搜索与幅度加权的低旁瓣波束形成算法 | 第49-57页 |
·基于多重搜索约束的低旁瓣波束形成算法 | 第49-53页 |
·算法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仿真结果 | 第50-53页 |
·基于幅度加权的低旁瓣波束形成算法 | 第53-56页 |
·常规幅度加权 | 第53-54页 |
·非均匀圆环阵列幅度加权 | 第54页 |
·仿真结果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阵列通道幅相不一致校正算法 | 第57-64页 |
·阵列误差及校正模型 | 第57-58页 |
·通道幅相误差校正算法 | 第58-60页 |
·仿真结果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