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加热器表面微尺度沸腾特性及基于Gibbs自由能的成核热力学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符号说明 | 第10-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4页 |
| ·课题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30页 |
| ·脉冲加热下微尺度沸腾及微汽泡动力学 | 第15-18页 |
| ·典型强化换热技术对沸腾及汽泡动力学影响 | 第18-26页 |
| ·沸腾成核热力学模型 | 第26-30页 |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30-34页 |
| ·研究目标 | 第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34-56页 |
| ·实验装置及系统 | 第34-37页 |
| ·恒定热流微尺度沸腾实验装置系统 | 第34-35页 |
| ·脉冲热流微尺度沸腾实验装置系统 | 第35-36页 |
| ·外加电场作用下微尺度沸腾实验装置系统 | 第36-37页 |
| ·实验段 | 第37-45页 |
| ·MEMS 加工关键工艺 | 第37-40页 |
| ·集成有微加热器、微电极的微通道芯片具体构造过程 | 第40-43页 |
| ·实验芯片 | 第43-45页 |
| ·实验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第45-54页 |
| ·实验测量方法 | 第45-50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50-53页 |
| ·误差分析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三章 恒定热流下微加热器表面微尺度沸腾 | 第56-64页 |
| ·微尺度沸腾现象 | 第56-60页 |
| ·低质量流量 | 第56-58页 |
| ·中等质量流量 | 第58页 |
| ·高质量流量 | 第58-60页 |
| ·沸腾过程中温度响应 | 第60-61页 |
| ·流型区域及微汽泡喷射发生区 | 第61-62页 |
| ·微汽泡喷射后微加热器表面的侵蚀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四章 脉冲热流下微尺度沸腾现象及微汽泡动力学 | 第64-82页 |
| ·微尺度沸腾流型及微汽泡动力学 | 第64-74页 |
| ·质量流量与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64-72页 |
| ·脉冲宽度的影响 | 第72-74页 |
| ·沸腾成核时间 | 第74-77页 |
| ·脉冲宽度的影响 | 第74-76页 |
| ·质量流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 ·沸腾成核温度 | 第77-80页 |
| ·脉冲宽度的影响 | 第77-79页 |
| ·质量流量的影响 | 第79-80页 |
| ·本章小节 | 第80-82页 |
| 第五章 典型强化换热方法对微尺度沸腾的影响 | 第82-96页 |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82-87页 |
| ·沸腾流型 | 第82-84页 |
| ·沸腾起始 | 第84-86页 |
| ·沸腾换热系数 | 第86-87页 |
| ·电场作用下微通道内微汽泡动力学的研究 | 第87-93页 |
| ·沸腾成核起始 | 第87-89页 |
| ·沸腾现象及汽泡动力学 | 第89-93页 |
| ·本章小节 | 第93-96页 |
| 第六章 基于GIBBS 自由能的成核热力学分析 | 第96-128页 |
| ·稳态热流下壁面成核热力学分析 | 第96-108页 |
| ·具有壁面温度梯度的非均相成核 | 第96-101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101-108页 |
| ·外加电场作用下成核热力学分析 | 第108-117页 |
| ·均相成核 | 第108-114页 |
| ·非均相成核 | 第114-117页 |
| ·脉冲热流下壁面成核热力学分析 | 第117-126页 |
| ·脉冲热流下沸腾成核实验 | 第118-119页 |
| ·瞬态模型 | 第119-1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4页 |
| ·本文总结 | 第128-131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页 |
| ·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4-144页 |
| 致谢 | 第144-14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申请专利 | 第146-150页 |
| 附件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