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锂离子电池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锂离子电池组成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过渡金属氧化物型正极材料 | 第12-15页 |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 | 第15-21页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本论文选题意义 | 第21-22页 |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第2章 碳热还原法制备表面碳包覆 Li_3V_2(PO_4)_3材料 | 第23-29页 |
·实验 | 第23-24页 |
·材料的合成 | 第23页 |
·材料的表征仪器 | 第23页 |
·CR2032 扣式锂离子电池的组装 | 第23-24页 |
·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8页 |
·XRD 表征与分析 | 第24-25页 |
·Li_3V_2(PO_4)_3/C 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25-26页 |
·不同烧结温度制备碳包覆 Li_3V_2(PO_4)_3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碳包覆 Li_3V_2(PO_4)_3电极与电解液表面/界面性质研究 | 第29-46页 |
·实验 | 第29-30页 |
·材料的合成 | 第29页 |
·材料的表征 | 第29-30页 |
·CR2032 扣式锂离子电池的组装 | 第30页 |
·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0页 |
·LI_3V_2(PO_4)_3/C 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30-36页 |
·X 射线衍射 | 第30-31页 |
·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图 | 第31-33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33-34页 |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 第34-36页 |
·Li_3V_2(PO_4)_3/C 的电化学性能 | 第36-39页 |
·Li_3V_2(PO_4)_3/C 电极/电解液的界面性质 | 第39-43页 |
·Li_3V_2(PO_4)_3/C 材料在 3.0 - 4.8 V 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电解液对碳包覆 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53页 |
·电解液对 Li_3V_2(PO_4)_3/C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46-48页 |
·循环伏安测试(CV 测试) | 第48-49页 |
·交流阻抗(EIS)测试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