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硫正极材料掺杂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锂硫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13-21页
     ·锂硫电池的结构第13-18页
       ·锂硫电池的正极第14-15页
       ·锂硫电池的电解质体系第15-17页
       ·锂硫电池的负极第17-18页
     ·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8-20页
     ·锂硫电池的特点第20-21页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第21-25页
     ·硫/碳复合材料第21-23页
     ·硫/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第23-24页
     ·硫/聚合物复合材料第24页
     ·硫/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第24-25页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25-26页
第2章 计算方法简介第26-37页
   ·第一性原理简介第26-27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27-29页
     ·Hohenberg-Kohn 定理第27-28页
     ·Kohn-Sham 方程第28-29页
   ·交换关联泛函的求解方法第29-30页
     ·LDA 方法第29-30页
     ·GGA 方法第30页
   ·密度泛函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第30-31页
   ·分子动力学第31-34页
     ·分子动力计算的基本原理第32页
     ·运动方程的数值求解第32-33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步骤第33-34页
       ·模拟模型的设定第33页
       ·给定初始条件第33页
       ·趋于平衡第33-34页
     ·宏观物理量的计算第34页
   ·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第34-35页
     ·微正则系综的分子动力学(NVE)模拟第34-35页
     ·正则系综的分子动力学(NVT)模拟第35页
   ·采用的量子力学计算软件第35-37页
第3章 晶体硫掺杂的理论研究第37-44页
   ·前言第37页
   ·计算方法及参数设置第37-38页
   ·理论模型的构建第38-40页
     ·晶体硫模型的构建第38-39页
     ·掺杂位置及原子的选取第39页
     ·晶体硫的掺杂模型的构建第39-40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非晶硫的理论研究第44-54页
   ·前言第44-45页
   ·计算方法及参数设置第45页
   ·理论模型的构建第45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升温液化时的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淬火固化后的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非晶硫掺杂改性的理论研究第54-61页
   ·前言第54页
   ·计算方法及参数设置第54页
   ·理论模型的构建第54-56页
     ·间隙掺杂的位置及原子选取第55页
     ·非晶硫掺杂模型的构建第55-56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6-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溶液加工的石墨烯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下一篇:碳包覆Li3V2(PO4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