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观花树木类论文--其他论文

大叶桂樱的繁殖技术及抗盐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0页
   ·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第11-16页
     ·有性繁殖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种子萌发生理生态学机理研究第11页
       ·种子萌发处理方法第11-12页
     ·无性繁殖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进展第12-14页
       ·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4-16页
       ·其它繁殖技术研究进展第16页
   ·植物抗盐特性研究进展第16-18页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6-17页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7页
     ·盐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第17-18页
     ·盐胁迫对植物酶系统的影响第18页
   ·大叶桂樱研究概况第18-20页
第二章 大叶桂樱的繁殖技术研究第20-38页
   ·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第20-24页
     ·试验材料、方法第20-21页
       ·种子物理特性研究第20页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第20页
       ·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第20-21页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第21页
     ·结果与分析第21-23页
       ·种子物理特性第21页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第21页
       ·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第21-23页
     ·结论与讨论第23-24页
       ·浸种对大叶桂樱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3页
       ·温度对大叶桂樱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3页
       ·光照对大叶桂樱种子萌发的意义第23-24页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第24-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试验地概况第24页
       ·材料的采集及处理第24页
       ·试验设计第24-25页
       ·插后管理第25页
       ·生根情况观测第25页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枝条扦插生根过程的观察第25页
       ·插穗生根特点第25页
       ·不同激素及不同浓度处理对大叶桂樱生根影响第25-27页
       ·扦插基质对插穗的生根影响第27-28页
       ·不同枝条部位插穗生根差异第28-29页
       ·不同季节扦插对插穗生根的影响第29页
     ·结论与讨论第29-31页
       ·外界环境条件对插穗的影响第29-30页
       ·外源激素对大叶桂樱插穗生根的影响第30页
       ·其它试验因素对插穗生根影响第30-31页
   ·组织培养繁殖研究第31-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试验材料第31页
       ·材料处理第31页
       ·试验方案第31-32页
       ·试验结果的观测第32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消毒时间对大叶桂樱无菌体系建立的影响第32-33页
       ·种子组织培养第33-35页
       ·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5-36页
     ·结论与讨论第36-38页
       ·外植体消毒时间对试验的影响第36页
       ·外植体种类对试验的影响第36页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第36-37页
       ·生长调节剂对本试验的影响第37-38页
第三章 大叶桂樱抗盐特性研究第38-47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38页
     ·测定方法第38-40页
       ·形态指标的测定第38页
       ·生理指标的测定第38-40页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第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4页
     ·盐胁迫处理下形态指标的调查分析第40-41页
     ·盐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1页
     ·盐胁迫对质膜透性的影响第41-42页
     ·盐分胁迫对MDA 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盐分胁迫对SOD 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盐分胁迫对POD 活性的影响第44页
   ·结论与讨论第44-47页
     ·形态指标与耐盐性的联系第45页
     ·叶绿素含量与耐盐性的关系第45页
     ·相对质膜透性和 MDA 含量对耐盐性的影响第45-46页
     ·保护酶系统与耐盐性的关系第46-47页
第四章 本研究的结论及展望第47-48页
   ·结论第47页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录第54-61页
个人简介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ANDSAT TM影像毛竹林地上部分碳储量估算研究
下一篇:梅花切花采后催花及保鲜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