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竹论文

基于LANDSAT TM影像毛竹林地上部分碳储量估算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综述第11-26页
   ·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历史背景及过程第11-15页
     ·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历史背景第11-13页
     ·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历史第13-15页
   ·基于遥感的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估算研究第15-22页
     ·构建遥感信息模型的理论依据第16页
     ·基于遥感的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估算模型分类第16-20页
       ·参数模型第16-19页
       ·非参数模型第19-20页
     ·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估算中的应用研究第20-21页
     ·其它遥感数据在生物量及碳储量估算中的应用研究第21-22页
   ·毛竹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第22-23页
   ·小结第23-26页
     ·模型构建的一些建议第23-26页
第二章 研究框架第26-30页
   ·研究区概况第26-27页
   ·研究数据及资料第27页
   ·研究内容、目的及拟解决问题第27-28页
   ·研究步骤第28页
   ·技术路线第28-30页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0-42页
   ·毛竹林样地数据收集第30-31页
     ·样地调查第30页
     ·样地碳储量换算第30-31页
   ·遥感数据处理第31-40页
     ·遥感影像预处理第31-38页
       ·几何校正第31-32页
       ·绝对辐射校正第32-35页
       ·相对辐射校正第35-37页
       ·相对辐射校正评价第37-38页
     ·植被指数及纹理第38-40页
       ·植被指数的计算第38-39页
       ·纹理信息第39-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毛竹林遥感信息提取第42-50页
   ·分类类别的确定第42页
   ·分类特征选取第42-43页
   ·基于BP 神经网络毛竹林分类第43-45页
     ·训练样本选取第44页
     ·BP 神经网络构建第44-45页
   ·最大似然法第45页
   ·分类精度评价第45-47页
     ·混淆矩阵评价第45-47页
     ·野外调查样点评价第47页
   ·毛竹林面积统计第47-49页
     ·基于遥感分类的毛竹林面积统计第47-48页
     ·面积动态变化及分析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毛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遥感信息模型构建第50-82页
   ·自变量因子相关性分析第50-51页
   ·模型构建第51-65页
     ·逐步回归法构建模型第51-54页
     ·偏最小二乘法构建模型第54-65页
       ·算法介绍第54-55页
       ·有效成分判断第55页
       ·Bootstrap 变量筛选方法第55-56页
       ·构建模型过程第56-62页
       ·辅助分析技术第62-65页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第65-77页
     ·人工神经网络改进方法第65-66页
       ·基于激活函数的改进方法第65-66页
     ·Erf-BP 算法实现及分析第66-69页
       ·高斯误差函数简介第66-67页
       ·算法实现过程第67-68页
       ·Erf 与Logsig 对比分析第68-69页
     ·变量因子重要性定量分析第69-70页
     ·基于Erf-BP 算法毛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估算模型第70-77页
       ·构建过程第71-77页
   ·不同模型精度比较第77页
   ·毛竹林地上部分碳储量预测与制图第77-80页
     ·碳储量预测第77-79页
     ·毛竹林地上部分碳储量分布图绘制第79-80页
   ·小结第80-82页
第六章 结语、创新点与讨论第82-85页
   ·结语第82-83页
   ·创新点第83页
   ·讨论与建议第83-85页
     ·模型精度影响因素第83页
     ·三种模型评价分析第83-84页
     ·毛竹林地上部分碳储量估算结果分析第84页
     ·多源遥感信息结合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5页
附录第95-106页
导师简介第106页
个人简介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林速生杉木表面密实化研究
下一篇:大叶桂樱的繁殖技术及抗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