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无线城域网技术简介 | 第8-9页 |
| ·无线通信中的OFDM技术 | 第9-1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IEEE802.16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 | 第11-20页 |
| ·IEEE802.16协议概括 | 第11-14页 |
| ·IEEE802.16协议技术优势 | 第11-13页 |
| ·IEEE802.16MAC层标准 | 第13页 |
| ·IEEE802.16物理层标准 | 第13-14页 |
| ·OFDM原理与系统介绍 | 第14-18页 |
| ·OFDM基本原理 | 第14-16页 |
| ·用DFT实现OFDM | 第16页 |
| ·OFDM系统的循环前缀 | 第16-18页 |
| ·OFDM技术挑战 | 第18-19页 |
| ·信道估计 | 第18页 |
| ·降低峰均功率比 | 第18-19页 |
| ·时域和频域同步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无线信道仿真 | 第20-31页 |
| ·无线信道特性 | 第20-24页 |
| ·多径衰落 | 第21-22页 |
| ·多径信道参数 | 第22页 |
| ·多普勒效应引起的时间选择性衰落 | 第22-23页 |
| ·时延扩展引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 | 第23-24页 |
| ·无线多径信道的冲激响应 | 第24-26页 |
| ·无线多径信道的小尺度衰落模型 | 第26-27页 |
| ·瑞利分布统计模型 | 第26页 |
| ·莱斯分布统计模型 | 第26-27页 |
| ·CLARKE信道模型 | 第27-28页 |
| ·CLARKE信道模型的SMITH仿真 | 第28-31页 |
| ·Smith仿真步骤 | 第28-29页 |
| ·基于Smith仿真的瑞利多普勒多径信道实现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OFDM系统中的同步技术 | 第31-53页 |
| ·OFDM同步原理 | 第31-36页 |
| ·OFDM系统的同步分类 | 第31-36页 |
| ·OFDM同步技术 | 第36-52页 |
| ·OFDM定时同步算法 | 第37-47页 |
| ·OFDM载波同步算法 | 第47-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IEEE802.16同步技术研究 | 第53-73页 |
| ·IEEE802.16物理层协议 | 第53-57页 |
| ·WirelessMAN-OFDM协议中的OFDM符号描述 | 第53-55页 |
| ·WirelessMAN-OFDM协议中的信道编码 | 第55页 |
| ·星座映射 | 第55-56页 |
| ·帧结构 | 第56-57页 |
| ·IEEE802.16A同步方案 | 第57-61页 |
| ·粗同步 | 第57-58页 |
| ·小数频偏粗估计 | 第58-59页 |
| ·精定时和整数频偏估计 | 第59-60页 |
| ·小数频偏精同步 | 第60页 |
| ·同步跟踪 | 第60页 |
| ·相位跟踪 | 第60-61页 |
| ·IEEE802.16A同步算法改进 | 第61-72页 |
| ·算法概括 | 第61页 |
| ·算法一 | 第61-66页 |
| ·算法二 | 第66-70页 |
| ·算法三 | 第7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73-75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 ·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