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法微核图像自动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微核的自动化检测 | 第14-15页 |
| ·淋巴细胞微核图像分析现状 | 第15-19页 |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5-18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技术难点与实现方案 | 第20-24页 |
| ·技术难点 | 第21页 |
| ·实现方案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CB法微核实验及其图像自动采集 | 第24-33页 |
| ·微核实验简介 | 第24-26页 |
| ·微核实验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 ·微核的形成机理 | 第25页 |
| ·微核实验的主要用途 | 第25-26页 |
| ·CB法微核检测的剂量上限 | 第26-27页 |
| ·CB法微核检测的剂量下限 | 第27页 |
| ·CB法微核样本的制备 | 第27-30页 |
| ·染色问题 | 第27-28页 |
| ·培养制片 | 第28-30页 |
| ·CB法微核图像自动采集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CB法微核图像的预处理和自动分割 | 第33-46页 |
| ·微核图像的预处理 | 第33-36页 |
| ·杂质和噪声 | 第33-34页 |
| ·中值滤波 | 第34-35页 |
| ·形态学滤波 | 第35-36页 |
| ·微核图像的自动分割 | 第36-44页 |
| ·现有微核图像分割方法比较 | 第36-40页 |
| ·基于最大熵的双阈值算法 | 第40页 |
| ·基于迭代法的双阈值算法 | 第40-42页 |
| ·基于Otsu的双阈值算法 | 第42页 |
| ·微核图像的迭代双阈值分割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微核图像中粘连目标的自动分离 | 第46-69页 |
| ·现有粘连细胞分离方法 | 第46-51页 |
| ·椭圆拟合分离方法 | 第46-47页 |
| ·凹点分析分离方法 | 第47-49页 |
| ·流域变换分离方法 | 第49-51页 |
| ·基于凹点分析方法的改进 | 第51-58页 |
| ·凹点搜索的干扰因素 | 第53页 |
| ·改进后的自动分离 | 第53-54页 |
| ·凹区域的自动配对 | 第54-57页 |
| ·凹点搜索算法测试 | 第57-58页 |
| ·基于流域分离算法的改进 | 第58-67页 |
| ·过分离原因剖析 | 第58-62页 |
| ·四-八邻域交叉极限腐蚀 | 第62页 |
| ·改进流域算法性能测试 | 第62-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双核淋巴细胞与微核的自动识别 | 第69-100页 |
| ·图像特征参数及计算 | 第69-76页 |
| ·几何形状特征 | 第69-73页 |
| ·内部结构特征 | 第73-74页 |
| ·特征参数计算 | 第74-76页 |
| ·淋巴细胞的特征提取 | 第76-86页 |
| ·特征参数的筛选 | 第76-83页 |
| ·面积阈值 | 第77-78页 |
| ·圆度和凸性 | 第78页 |
| ·延展度、椭圆率和离心率 | 第78-81页 |
| ·缺陷率和紧凑度 | 第81-83页 |
| ·双核细胞判别条件 | 第83-86页 |
| ·双核淋巴细胞的自动识别 | 第86-92页 |
| ·双核细胞的识别准则 | 第86-87页 |
| ·双核的形状关系 | 第87-88页 |
| ·双核的面积关系 | 第88-90页 |
| ·双核细胞的识别 | 第90-92页 |
| ·微核的自动识别与计数 | 第92-99页 |
| ·微核的识别准则 | 第92-93页 |
| ·现有微核识别方法 | 第93-96页 |
| ·微核的自动识别 | 第96-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第六章 CB法微核图像自动分析系统的实现 | 第100-116页 |
| ·MATLAB语言与GUI设计 | 第100-101页 |
| ·批量图像的自动读取模块 | 第101页 |
| ·空白图像的预剔除模块 | 第101-106页 |
| ·内部结构特征参数筛选 | 第102-105页 |
| ·灰度标准差阈值的确定 | 第105-106页 |
| ·图像特征参数输入模块 | 第106-107页 |
| ·双核细胞自动识别模块 | 第107-108页 |
| ·微核率的人工校验模块 | 第108-114页 |
| ·表单Form的设定 | 第109页 |
| ·自动生成HTML网页 | 第109-110页 |
| ·VBScript脚本程序 | 第110-112页 |
| ·MATLAB7.1校改程序 | 第112-113页 |
| ·测试结果的自动统计和分析 | 第113-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 第七章 CB法微核图像自动分析系统性能测试 | 第116-125页 |
| ·性能指标定义 | 第116-117页 |
| ·质子照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测试 | 第117-118页 |
| ·Co-60γ射线照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测试 | 第118-121页 |
| ·太原4.11钴源事故受照者一年随访的微核检测 | 第121-122页 |
| ·结果比较 | 第122-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 第八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25-130页 |
| ·关键技术的解决 | 第125-127页 |
| ·主要研究结果 | 第127-128页 |
| ·主要的创新点 | 第128-129页 |
| ·研究展望 | 第129-1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0-13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7-138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8-144页 |
| 代表论著 | 第144-151页 |
|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 | 第151-152页 |
| 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2009年会优秀论文证书 | 第152-153页 |
| 个人简历 | 第153-154页 |
| 致谢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