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私人执法的法理分析及其法律规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私人执法的内涵界定第15-22页
 一、私人执法的含义及特征第15-17页
  (一) 私人执法的含义第15-16页
  (二) 私人执法的特征第16-17页
 二、私人执法的分类第17-19页
  (一) 合法性私人执法与非法性私人执法第17-18页
  (二) 个人执法、组织执法和社会力量执法第18页
  (三) 无法律责任的私人执法和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私人执法第18页
  (四) 交涉型私人执法和强制型私人执法第18-19页
 三、私人执法与相关概念的区分第19-22页
  (一) 私人执法与公共执法第19-20页
  (二) 私人执法与守法第20页
  (三) 私人执法与法律规避行为第20-22页
第二章 私人执法的正当性分析第22-26页
 一、契约论基础第22-24页
  (一) 原有救济自由的保留第22-23页
  (二) 国家的法定许可或默认第23-24页
 二、人性论基础第24页
 三、自治论基础第24-26页
第三章 私人执法的优劣分析第26-34页
 一、公共执法的难题第26-28页
  (一) 公共执法的局限性第26-27页
  (二) 公共执法的成本效益分析第27页
  (三) 公共执法的人文环境的缺失第27-28页
  (四) “政府失败”理论与公共执法的信任危机第28页
 二、私人执法的比较优势第28-30页
  (一) 私人执法可以减少执法成本第28-29页
  (二) 私人执法直接、高效、便捷第29-30页
  (三) 私人执法有利于执法资源的高效率配置第30页
 三、私人执法的缺陷第30-34页
  (一) 私人执法容易导致执法错误第30-32页
  (二) 私人执法的固有局限性第32-34页
第四章 私人执法的法律规制第34-50页
 一、私人执法的界限第36-38页
  (一) 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原则第36-37页
  (二) 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第37页
  (三) 经济效益原则第37页
  (四) 适当原则第37-38页
  (五) 必要性原则第38页
 二、私人执法的适用领域及其适用方式第38-40页
  (一) 在反私害法中的适用第39页
  (二) 在反公害法中的适用第39-40页
 三、建立通过私人监控的社会控制体系第40-45页
  (一) 对自发秩序的正式化第41-43页
  (二) 建立、健全基于私人间惩罚的社会信誉制度第43-45页
 四、公共执法与私人执法的互动模式分析与理论构建第45-50页
  (一) 私人执法与公共执法的互动模式分析第45-47页
  (二) 公共执法与私人执法互动机制的理论构建第47-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执法的正当程序研究--从“钓鱼执法”谈起
下一篇:民间法在民事判决中的适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