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选题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苯教、藏传佛教在藏区的发展概况 | 第15-28页 |
第一节 苯教在藏区的发展概况 | 第15-22页 |
一、苯教的起源 | 第15-17页 |
二、苯教的发展阶段 | 第17-20页 |
三、苯教在藏区的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在藏区的发展概况 | 第22-28页 |
一、佛教在藏区的传入 | 第22-24页 |
二、佛、苯之间的斗争与相融 | 第24-28页 |
第三章 佛、苯下的高原藏族生态文化伦理观 | 第28-38页 |
第一节 高原藏族生态文化释义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苯教万物有灵影响下的生态文化伦理 | 第29-33页 |
一、“三界”伦理观 | 第30-31页 |
二、天神伦理观 | 第31-32页 |
三、卵生世界的善恶伦理观 | 第32-33页 |
四、猕猴变人传说中的善恶观 | 第33页 |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中的伦理思想 | 第33-38页 |
一、六道轮回观 | 第34-35页 |
二、缘起性空观 | 第35-36页 |
三、因果报应观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万物有灵伦理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的影响 | 第38-53页 |
第一节 自然崇拜 | 第38-43页 |
一、对天神及其日、月、星辰、的崇拜 | 第38-39页 |
二、对神山、神湖及其它崇拜 | 第39-42页 |
三、寄魂物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神灵禁忌 | 第43-48页 |
一、藏族神灵禁忌产生的基础 | 第43-44页 |
二、藏族神灵禁忌中的重要内容(龙神、赞神、年神等) | 第44-48页 |
第三节 其他禁忌 | 第48-50页 |
一、行为禁忌 | 第48-49页 |
二、饮食禁忌 | 第49-50页 |
第四节 神灵禁忌对高原生态文化的社会功能 | 第50-53页 |
一、积极的社会功能 | 第50-51页 |
二、消极的社会功能 | 第51-53页 |
第五章 藏传佛教的荫护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的影响 | 第53-61页 |
第一节 不杀生,广结善缘 | 第54-56页 |
第二节 苦修自律、自利利众 | 第56-57页 |
第三节 众生平等、慈悲博爱 | 第57-58页 |
第四节 藏传佛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的功能 | 第58-61页 |
一、积极的作用 | 第58-60页 |
二、消极的作用 | 第60-61页 |
第六章 藏族生态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 第61-65页 |
第一节 弘扬宗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影响中的积极成分 | 第61-63页 |
第二节 摒弃宗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影响中的消极成分 | 第63-65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