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分离提纯沼气技术研究及装置设计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 ·沼气分离提纯市场的发展概况 | 第13页 |
| ·沼气分离提纯的经济性需求 | 第13页 |
| ·沼气分离提纯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第14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14-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第2章 沼气分离提纯技术现状 | 第16-20页 |
| ·沼气的分离提纯 | 第16页 |
| ·沼气的干燥过程 | 第16-17页 |
| ·冷凝法 | 第16页 |
| ·吸附干燥 | 第16页 |
| ·吸收法 | 第16-17页 |
| ·沼气的脱硫过程 | 第17-18页 |
| ·生物氧化脱硫工艺 | 第17页 |
| ·碱性液体湿法工艺 | 第17页 |
| ·氧化铁吸收工艺 | 第17-18页 |
| ·活性炭吸附工艺 | 第18页 |
| ·吸收工艺 | 第18页 |
| ·沼气的分离过程 | 第18-20页 |
| ·深冷分离工艺 | 第18页 |
| ·水洗工艺 | 第18-19页 |
| ·聚乙二醇洗涤工艺 | 第19页 |
| ·变压吸附工艺 | 第19页 |
| ·膜分离工艺 | 第19-20页 |
| 第3章 吸附分离技术 | 第20-42页 |
| ·吸附的定义 | 第20页 |
| ·吸附循环的分类 | 第20-22页 |
| ·变温吸附法 | 第20-21页 |
| ·变压吸附法 | 第21-22页 |
| ·等温吸附方程 | 第22-24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24页 |
| ·吸附应用 | 第24-27页 |
| ·吸附分离 | 第24-25页 |
| ·吸附制冷 | 第25-26页 |
| ·吸附真空 | 第26页 |
| ·吸附存储 | 第26页 |
| ·吸附泵 | 第26-27页 |
| ·吸附过程中的物质传递 | 第27-28页 |
| ·吸附质的传递过程 | 第27-28页 |
| ·穿透曲线 | 第28页 |
| ·吸附过程的特性 | 第28页 |
| ·吸附剂 | 第28-39页 |
| ·气体混合物分离用吸附剂 | 第29-36页 |
| ·吸附剂的物理性质 | 第36-37页 |
| ·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 第37-38页 |
| ·吸附剂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38-39页 |
| ·典型变压吸附的基本循环及进展 | 第39-42页 |
| 第4章 吸附分离提纯沼气工艺研究 | 第42-48页 |
| ·脱硫系统 | 第42-44页 |
| ·沼气脱硫工艺比选 | 第42-43页 |
| ·脱硫剂 | 第43-44页 |
| ·干燥系统 | 第44-46页 |
| ·沼气脱水工艺比选 | 第44-45页 |
| ·干燥剂 | 第45-46页 |
| ·分离系统 | 第46-48页 |
| ·CH_4/CO_2分离工艺的影响因素 | 第46页 |
| ·吸附剂 | 第46-48页 |
| 第5章 装置方案设计 | 第48-62页 |
| ·设计依据与设计方案 | 第48-49页 |
| ·设计依据的标准 | 第48页 |
| ·设计原则与目标 | 第48页 |
| ·设计方案 | 第48-49页 |
| ·装置设计 | 第49-60页 |
| ·脱硫单元 | 第49-53页 |
| ·干燥单元 | 第53-58页 |
| ·分离单元 | 第58-60页 |
| ·总体设计 | 第60-62页 |
| 第6章 装置运行性能试验方案设计 | 第62-66页 |
| ·试验目的 | 第62页 |
| ·试验仪器 | 第62页 |
| ·试验样品 | 第62-63页 |
| ·试验步骤 | 第63页 |
| ·测试方法 | 第63-66页 |
| ·气相色谱法-CH_4/CO_2含量测定 | 第63-64页 |
| ·碘滴定法-H_2S含量测定 | 第64-65页 |
| ·增重法-水分测定 | 第65-6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
| 附录B 沼气中各单一气体的物理参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