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重点与难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2章 新型工业化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新型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 第11页 |
·新型工业化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第3章 重庆市工业化发展现状 | 第17-22页 |
·重庆市工业化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重庆市工业化发展总体运行情况 | 第18-19页 |
·重庆市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 第19-22页 |
第4章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22-32页 |
·新型工业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2-25页 |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22页 |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23页 |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的具体说明 | 第23-25页 |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程度分析 | 第25-32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26-27页 |
·新型工业化发展程度衡量 | 第27-29页 |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程度分析 | 第29-32页 |
第5章 重庆市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 第32-37页 |
·优势条件 | 第32-33页 |
·产业政策优势 | 第32页 |
·区位交通优势 | 第32-33页 |
·资源禀赋优势 | 第33页 |
·市场优势 | 第33页 |
·存在问题 | 第33-37页 |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 | 第33-35页 |
·工业结构内部矛盾严重 | 第35页 |
·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 第35-36页 |
·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水平不足 | 第36-37页 |
第6章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7-41页 |
·多途径推动城乡二元结构转换 | 第37页 |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第37-38页 |
·推进重庆市信息化工程建设 | 第38页 |
·提升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 第38-39页 |
·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管理力度 | 第39页 |
·构建传统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 第39页 |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1) 相关结论 | 第41页 |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