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框架结构 | 第12-1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2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2-14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17页 |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国外土地指标交易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国内土地指标交易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 第23-35页 |
·我国土地分类体系分析 | 第23-26页 |
·我国的土地分类 | 第23-24页 |
·我国土地类型转化机制 | 第24-25页 |
·我国用地指标限制系统 | 第25-26页 |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土地结构变化分析 | 第26-31页 |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分析 | 第26-28页 |
·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规模变化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变化与耕地规模变化的关联分析 | 第30页 |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 | 第30-31页 |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土地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城乡土地结构变化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 | 第31页 |
·模式问题是城乡土地结构变化相关问题产生的直接诱因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的新模式研究 | 第35-54页 |
·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的新模式 | 第35-39页 |
·新模式产生的背景 | 第35-37页 |
·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的新模式 | 第37-38页 |
·地票制的实施现状 | 第38-39页 |
·“地票制”的流程分析 | 第39-44页 |
·“地票制”的流程分解 | 第39-40页 |
·“地票制”的流程分析 | 第40-41页 |
·“地票制”的参与主体分析 | 第41-42页 |
·“地票制”下的土地流转、指标流转和资金流转 | 第42-43页 |
·“地票制”的关键环节识别 | 第43-44页 |
·复垦耕地评价方法研究 | 第44-49页 |
·复垦耕地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 第44-45页 |
·复垦耕地评价的流程 | 第45-46页 |
·资料收集与数据库建立 | 第46页 |
·评价单元划分 | 第46-47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47-48页 |
·评价模型建立 | 第48-49页 |
·“地票”票面额度的确定方法研究 | 第49-51页 |
·确定“地票”票面额度的原则和依据 | 第49-50页 |
·“地票”票面额度的计算方法 | 第50-51页 |
·“地票”交易方法研究 | 第51-52页 |
·“地票”交易的原则 | 第51页 |
·“地票”交易的流程方法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