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香气化合物协同作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绪论 | 第10-19页 |
1.1芒果简介 | 第10-11页 |
1.2芒果香气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芒果香气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芒果香气成分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香气协同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阈值法 | 第16页 |
1.3.2S曲线法 | 第16页 |
1.3.3OAV法 | 第16页 |
1.3.4σ-τ图法 | 第16-17页 |
1.3.5矢量模型 | 第17-18页 |
1.4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1研究的意义 | 第18页 |
1.4.2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芒果香气成分分析 | 第19-34页 |
2.1前言 | 第19页 |
2.2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2.1芒果样品 | 第19页 |
2.2.2标准品与试剂 | 第19-20页 |
2.2.3HS-SPME | 第20页 |
2.2.4GC-MS分析 | 第20页 |
2.2.5GC-O分析 | 第20页 |
2.2.6GC-FPD分析 | 第20-21页 |
2.2.7定量分析 | 第21页 |
2.2.8香气活力值(OAV) | 第21页 |
2.2.9感官分析 | 第21-22页 |
2.2.10统计分析 | 第22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22-33页 |
2.3.1香气物质的GC-O分析 | 第22页 |
2.3.2香气物质的定量分析和OAV值 | 第22-27页 |
2.3.3感官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 | 第27-33页 |
2.4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芒果中含硫化合物间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34-44页 |
3.1前言 | 第34页 |
3.2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3.2.1标准品与试剂 | 第34页 |
3.2.2芒果基质配制 | 第34页 |
3.3感官分析 | 第34-36页 |
3.3.1分析条件和要求 | 第34页 |
3.3.2感官评价小组 | 第34-35页 |
3.3.3测定二元混合物的嗅觉阈值 | 第35页 |
3.3.4测定二元混合物的OAV | 第35页 |
3.3.5矢量模型研究感知相互作用 | 第35-36页 |
3.4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3.4.1含硫化合物二元混合物的气味阈值 | 第36-40页 |
3.4.2含硫化合物二元混合物的OAV | 第40-42页 |
3.4.3含硫化合物二元混合物的矢量模型 | 第42-43页 |
3.5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芒果中萜烯化合物间的协同作用研究 | 第44-53页 |
4.1前言 | 第44页 |
4.2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4.2.1标准品与试剂 | 第44页 |
4.2.2芒果基质 | 第44页 |
4.2.3感官分析 | 第44页 |
4.2.4单个化合物阈值测定 | 第44-45页 |
4.2.5测定二元混合物的阈值 | 第45页 |
4.2.6测定二元混合物的OAV | 第45页 |
4.2.7二元混合物的矢量模型 | 第45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4.3.1二元萜烯混合物的嗅觉阈值 | 第45-49页 |
4.3.2二元萜烯混合物的OAV | 第49-50页 |
4.3.3矢量模型 | 第50-51页 |
4.4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53-55页 |
5.1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5.2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