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引言 | 第7-8页 |
二、对道家自然美学的认识 | 第8-20页 |
(一) 道家“自然”范畴 | 第8-11页 |
1、前人对道家“自然”范畴的认识 | 第9-10页 |
2、道家“自然”范畴的实际内涵 | 第10-11页 |
(二) 道家自然美学所蕴含的理论内涵 | 第11-20页 |
1、追求自然真实的美学理想 | 第11-13页 |
2、超凡脱俗的修养论和境界论 | 第13-17页 |
3、蕴含无限自然和生态智慧 | 第17-20页 |
三、道家自然美学的文学价值 | 第20-29页 |
(一) 古代自觉运用自然真实美学创作理念的典范之作 | 第20-24页 |
1、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 | 第20-23页 |
2、北宋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第23-24页 |
(二) 现代体现自然真实创作理念的优秀作品 | 第24-27页 |
1、余光中的《乡愁》 | 第24-26页 |
2、于右任的《玉山之巅·国有殇》 | 第26-27页 |
(三) 机械复制时代的创作走向 | 第27-29页 |
四、道家自然美学在提高人格修养和提升人格境界方面的价值 | 第29-35页 |
(一) 追求回归与超越并蓄的人格美 | 第29-30页 |
(二) 古代体现道家较高人格修养和人格境界的典范 | 第30-32页 |
1、隐逸之宗——陶渊明 | 第30-31页 |
2、潇洒旷达——苏东坡 | 第31-32页 |
(三) 为“为物所役”时代的人类打开一扇精神解脱之大门 | 第32-35页 |
五、道家自然美学成为构筑当代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基石 | 第35-42页 |
(一) 当代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研究概述 | 第35-38页 |
(二) 道家自然美学与当代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对话的可能 | 第38-42页 |
六、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