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1页 |
·病原分布 | 第10-11页 |
·分子生物学 | 第11-16页 |
·PRRSV 分子基因组结构 | 第11-12页 |
·PRRSV 基因组编码蛋白 | 第12-15页 |
·PRRSV 的遗传变异 | 第15-16页 |
·PRRSV 的致病机制 | 第16页 |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 第16页 |
·PRRSV 的持续性感染 | 第16页 |
·PRRSV 在我国流行情况 | 第16-17页 |
·PRRSV 实验室诊断方法 | 第17-19页 |
·对PRRSV 抗体的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对抗原的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PRRSV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前期基础 | 第19-20页 |
·高致病性PRRSV RT-PCR 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建立 | 第19页 |
·PRRSV 全基因测序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临床检测样品来源 | 第21页 |
·载体和菌株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1-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病毒分离 | 第23页 |
·样品总RNA 的提取 | 第23页 |
·样品RT-PCR 检测 | 第23-24页 |
·NSP2 部分片段和GP5 全长的RT-PCR 扩增 | 第24-25页 |
·PRRSV 全长8 个片段的RT-PCR 扩增 | 第25-26页 |
·PCR 产物凝胶电泳检测 | 第26页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26页 |
·回收产物的克隆 | 第26-27页 |
·NSP2 部分和GP5 全长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第27页 |
·PRRSV 全长基因序列的分析 | 第27-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6页 |
·临床样品RT-PCR 检测结果 | 第30页 |
·我国部分省市临床发病样品中PRRSV 流行病学监测情况 | 第30-31页 |
·NSP2 部分基因和GP5 全基因扩增结果 | 第31-32页 |
·PRRSV NSP2 部分基因和GP5 全基因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 第32-41页 |
·NSP2 部分基因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 第32页 |
·NSP2 部分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 第32-34页 |
·PRRSV 分离株NSP2 部分蛋白系统进化分析 | 第34-36页 |
·PRRSV 分离株GP5 全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36页 |
·PRRSV 分离株GP5 全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 第36-39页 |
·PRRSV 分离株GP5 全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 第39-41页 |
·PRRSV 全长8 个片段的扩增 | 第41-43页 |
·病毒的分离培养 | 第41页 |
·8 个片段的RT-PCR 扩增结果 | 第41-43页 |
·全基因序列分析 | 第43-46页 |
·全基因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全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9页 |
·PRRSV 的分子流行病学 | 第46-47页 |
·PRRSV NSP2 和GP5 的遗传演化趋势 | 第47页 |
·PRRSV 全基因测序分析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