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鄯善油田二次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5页
 一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第一章 油藏描述第15-23页
   ·油田地质概况第15-16页
   ·油藏描述第16-21页
     ·构造特征第16-17页
     ·储层特征第17-18页
     ·沉积及沉积相特征第18-19页
     ·油藏沉积韵律第19-20页
     ·流体性质及油藏类型第20页
     ·温度压力特征第20-21页
   ·油藏开发历程及现状第21-22页
     ·开发历程第21-22页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拟解决方案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流体的高压物性及相渗曲线的测定第23-33页
   ·地层油饱和压力的测定第23-25页
     ·实验原理第23页
     ·实验流程第23-24页
     ·实验数据处理第24-25页
   ·地层油压缩系数的计算第25页
   ·地层油溶解油气比及体积系数的测定第25-27页
     ·实验原理第25页
     ·实验步骤第25-27页
   ·地层油粘度的测定第27-29页
     ·实验原理第27-28页
     ·实验步骤第28-29页
   ·非稳态法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第29-32页
     ·实验原理第29-30页
     ·实验流程第30-31页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鄯善油田三间房区块三维地质建模第33-42页
   ·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思路及其方法第33-34页
     ·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思路第33页
     ·确定性建模方法第33-34页
     ·随机性建模方法第34页
   ·序贯高斯模拟原理第34-35页
   ·三维地质建模的步骤第35-36页
   ·三间房区块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第36-41页
     ·建模软件的选取第36-37页
     ·储层构造模型的建立第37-39页
     ·属性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鄯善油田三间房区块数值模拟研究第42-62页
   ·油藏数值模拟简介第42-44页
     ·数值模拟的目的及意义第42页
     ·数值模拟的主要内容及步骤第42-44页
   ·数学模型及模拟软件的选择第44-46页
   ·模拟模型网格的确定第46页
     ·模拟网格的划分原则第46页
     ·地质模型的粗化第46页
   ·地质参数的给定第46-53页
     ·静态参数的准备与输入第46-52页
     ·动态参数的准备与输入第52-53页
   ·历史拟合第53-59页
     ·历史拟合的主要原则第53页
     ·历史拟合的步骤第53-54页
     ·参数的可调范围界定第54-55页
     ·拟合的范围及时间第55页
     ·拟合的工作制度及指标第55页
     ·区块静态储量拟合第55-56页
     ·区块动态参数拟合第56-59页
   ·水驱后剩余油分布第59-61页
     ·纵向上三类储层剩余油分布第60页
     ·区块水淹状况分析第60-61页
     ·区块剩余油成因分析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鄯善油田三间房区块二次开发方案编制第62-69页
   ·注采系统优化第62-65页
     ·注采系统优化方案设计第63-64页
     ·注采系统优化结果及分析第64-65页
   ·东区细分层系研究第65-66页
     ·细分层系方案编制第65页
     ·细分层系方案优选结果及分析第65-66页
   ·西区井网加密研究第66-68页
     ·井网加密方案编制第67页
     ·井网加密方案预测结果分析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详细摘要第76-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富油规律研究
下一篇:采用拟示踪剂追踪油水运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