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野生大豆 | 第9-10页 |
·野生大豆概述 | 第9页 |
·野生大豆资源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0-16页 |
·遗传多样性概况 | 第10-11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常用方法 | 第11-14页 |
·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SSR 分子标记方法及其在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 | 第16页 |
·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关键步骤 | 第16-18页 |
·SSR 标记在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资源形态学多样性分析 | 第21-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材料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分布 | 第22-23页 |
·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形态学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3-29页 |
·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样性分析 | 第32-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材料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酶谱类型多样性分析 | 第35页 |
·酶带多态性分析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冀东沿海地区野生大豆资源SSR 分析 | 第38-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材料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42页 |
·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SSR 引物等位变异及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43-47页 |
·SSR 聚类分析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发表论文 | 第59页 |
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