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总结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8-25页 |
·综合评价指标构造过程 | 第18-20页 |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 第20-24页 |
·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 第20-23页 |
·PLS 通径模型的优势不足及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PLS 通径模型的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案例研究 | 第25-50页 |
·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3页 |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界定 | 第25-29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9页 |
·基础指标的初步选取 | 第29-30页 |
·指标体系的测度及确定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基于PLS 通径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有效性验证 | 第33-38页 |
·河北省2007 年自主创新能力的PLS 通径模型过程 | 第33-37页 |
·综合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验证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深入分析 | 第38-47页 |
·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横向比较分析 | 第38-41页 |
·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纵向比较分析 | 第41-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本章内容总结及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本章主要内容总结 | 第47-48页 |
·对策建议 | 第48-50页 |
第4章 主要研究成果局限及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50页 |
·局限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