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择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及意义 | 第9页 |
·节理岩体边坡失稳模式的分类 | 第9-11页 |
·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节理岩体破坏机理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解析法 | 第12-14页 |
·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数值方法 | 第14-15页 |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思想和发展应用 | 第15-18页 |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5-16页 |
·离散单元法的发展概况 | 第16页 |
·颗粒离散元法的应用 | 第16-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颗粒流数值模拟计算原理 | 第19-30页 |
·引言 | 第19页 |
·颗粒流程序PFC2D 的基本假设及特点 | 第19-22页 |
·PFC2D 的基本假设 | 第19-20页 |
·PFC2D 的特点 | 第20页 |
·PFC2D 的解题途径 | 第20-22页 |
·PFC2D 的物理模型 | 第22-25页 |
·物理方程—力与位移的关系 | 第22-23页 |
·运动方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 第23-24页 |
·计算方法—动态松弛法 | 第24-25页 |
·PFC2D 的接触本构模型 | 第25-28页 |
·接触刚度模型 | 第25页 |
·滑动模型 | 第25-26页 |
·粘结模型 | 第26-28页 |
·PFC 模型的运行和数据记录 | 第28-30页 |
第3章 节理岩体细观强度的颗粒流模拟 | 第30-43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宏观参数与细观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31-33页 |
·完整岩体PFC 模型的建立与校准 | 第33-3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模型的校准 | 第34-36页 |
·节理岩体PFC 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PFC 节理岩体的抗剪强度研究 | 第38-40页 |
·共面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试验 | 第38-39页 |
·共面断续节理岩体直剪试验 | 第39-40页 |
·PFC 节理强度与颗粒细观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节理岩体边破坏数值模拟 | 第43-64页 |
·边坡岩体结构的分类 | 第43-44页 |
·节理岩体边坡PFC 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安全系数的定义 | 第46-48页 |
·算例与验证 | 第48-59页 |
·含有两组贯通节理的岩体边坡 | 第48-52页 |
·含有多组贯通节理的岩体边坡 | 第52-54页 |
·含有多组断续节理的岩体边坡 | 第54-59页 |
·坡体变形破坏应力状态分析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