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理论阐述 | 第22-28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及其基本形态 | 第22-24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涵义 | 第22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基本形态 | 第22-23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基本形态的内在联系 | 第23-24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运行的原则 | 第24-25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24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4页 |
·协调性原则 | 第24-25页 |
·法制性原则 | 第25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经济人”假设理论 | 第25-26页 |
·政府寻租理论 | 第26-27页 |
·公共利益理论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28-37页 |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建设的主要动因 | 第28-29页 |
·养老基金计划受益人权益保护的要求 | 第28页 |
·养老保险基金计划规范管理的要求 | 第28页 |
·控制基金监管风险的要求 | 第28-29页 |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发展历程 | 第29-31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探索阶段 | 第29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建立阶段 | 第29-30页 |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逐步完善阶段 | 第30-31页 |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1-37页 |
·基金监管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31-32页 |
·基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预警防范机制不规范 | 第32-33页 |
·基金监管的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传播机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基金监管主体互动合力不足,监督协调机制不健全 | 第34-35页 |
·基金管理责任追究落实不力,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 第35-37页 |
第4章 典型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比较与启示 | 第37-43页 |
·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 | 第37-39页 |
·设立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构 | 第37-38页 |
·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8页 |
·构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 第38-39页 |
·美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 | 第39-40页 |
·加强监管法制建设,规避各种违规操作 | 第39页 |
·合理设置管理机构,着力加强基金监管 | 第39-40页 |
·落实各项风险评估,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 第40页 |
·典型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40-43页 |
·应当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法制化 | 第40-41页 |
·应当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专业化 | 第41页 |
·应当推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信息化 | 第41-43页 |
第5章 优化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的基本对策 | 第43-52页 |
·加快基金监管法制建设进程,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 第43-45页 |
·提升基金监管的立法层次 | 第43-44页 |
·完善基金监管的法律内容 | 第44页 |
·加强基金监管的法律宣传 | 第44-45页 |
·建立基金管理风险预警系统,健全预警防范机制 | 第45-47页 |
·健全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 | 第45-46页 |
·促进风险测评模型多元化 | 第46-47页 |
·加强预警防范的配套建设 | 第47页 |
·完善基金管理信息公开制度,优化信息传播机制 | 第47-49页 |
·完善基金管理的信息公开制度 | 第47-48页 |
·加强基金监管主体的信息统筹 | 第48页 |
·建构通畅立体的信息传播网络 | 第48-49页 |
·增进基金监管主体合力,健全监督协调机制 | 第49-50页 |
·明确基金监管主体的岗位职责 | 第49页 |
·提升基金监管主体的综合素质 | 第49页 |
·加强监管主体的协调配合力度 | 第49-50页 |
·坚持基金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 第50-52页 |
·明确基金管理责任认定的尺度 | 第50-51页 |
·规范各项责任认定追究的程序 | 第51页 |
·强化各项责任追究的执行力度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