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 | 第10-11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现状 | 第11页 |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合 | 第14页 |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行 | 第14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文章可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 第16-23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和政府监管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养老保险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概念 | 第16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主要方式 | 第16-17页 |
·政府监管定义界定 | 第17-18页 |
·政府监管的主体、原则和内容 | 第18页 |
·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政府监管理论 | 第18-19页 |
·公共产品论 | 第19-20页 |
·公共利益论 | 第20页 |
·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现实依据 | 第20-23页 |
·监管现状的呼吁 | 第20-21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防范的诉求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我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目前取得的成绩 | 第23-24页 |
·政府监管机构建设情况 | 第23页 |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 第23-24页 |
·我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监管成本高 | 第24-25页 |
·法律监管不足 | 第25页 |
·监管方式单一 | 第25-26页 |
·我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政府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 | 第26页 |
·法制建设不完善 | 第26-27页 |
·监管理念和技术落后 | 第27-28页 |
第4章 国外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比较 | 第28-35页 |
·各国政府社会保障立法监管比较 | 第28-30页 |
·德国政府社会保障立法 | 第28-29页 |
·美国政府社会保障立法 | 第29-30页 |
·智利政府社会保障立法 | 第30页 |
·各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比较 | 第30-32页 |
·德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 | 第30-31页 |
·美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 | 第31-32页 |
·智利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 | 第32页 |
·各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内容比较 | 第32-34页 |
·德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内容 | 第32-33页 |
·美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内容 | 第33页 |
·智利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内容 | 第33-34页 |
·国外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经验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对策 | 第35-40页 |
·科学厘定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角色 | 第35-36页 |
·完善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体制 | 第35页 |
·合理界定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职能 | 第35-36页 |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模式 | 第36-37页 |
·实施审慎性监管模式的环境和特点 | 第36-37页 |
·实施严格限量监管模式的环境和特点 | 第37页 |
·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监管模式 | 第37页 |
·完善政府监管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手段 | 第37-40页 |
·加快社会保障领域法制建设以强化政府法制监管手段 | 第37-38页 |
·培植社会力量借用中间力量监管 | 第38页 |
·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依靠技术监管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