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叶片形态、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0页
   ·水稻抗旱性研究概述第12-15页
     ·水稻抗旱性机制第12-14页
     ·水稻抗旱性鉴定第14-15页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反应第15-18页
     ·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第15-17页
     ·水稻解剖结构特征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第17-18页
   ·水稻抗旱性综合评定方法第18-19页
     ·主成份分析法第18页
     ·聚类分析第18页
     ·模糊综合评判第18页
     ·因子分析法第18-19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实验材料第20页
   ·实验方法第20-24页
     ·田间实验设计第20-21页
     ·抗旱鉴定指标的选择和分析第21页
     ·水稻叶片保水相关指标的选择与分析第21页
     ·取样方法第21-22页
     ·测量方法第22-23页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70页
   ·抗旱性鉴定的结果与分析第24-32页
     ·土壤含水量结果与分析第24-25页
     ·产量相关性状的结果与分析第25-32页
     ·海南、上海抗旱级别的划分结果第32页
   ·稻叶形态结构对旱胁迫的适应性研究第32-54页
     ·气孔密度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气孔大小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叶面积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气孔总量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蜡质含量结果与分析第50-54页
   ·叶片解剖结构对旱胁迫的适应性研究第54-66页
     ·叶片维管束数目,泡状细胞组数目第54-62页
     ·维管束,泡状细胞面积比结果与分析第62-64页
     ·泡状细胞下陷深度结果与分析第64-66页
   ·水稻抗旱性的综合分析第66-70页
     ·因子分析第66-70页
4 讨论第70-74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70-72页
   ·问题与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第79页
 附录Ⅰ.栽培稻抗旱性级别划分标准第79页
 附录Ⅱ.FAA配方(100ml的体系)第79页
 附录Ⅲ.网盖图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生性研究
下一篇:萝卜甘蓝双二倍体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及细胞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