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5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音乐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 第18-21页 |
·音乐识别面临的问题 | 第2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21-25页 |
第2章 声学和音乐基础知识 | 第25-35页 |
·声学 | 第25页 |
·音乐基本特征概述 | 第25-27页 |
·基本乐理 | 第27-32页 |
·音高与音色 | 第27页 |
·音律及十二音平均律 | 第27-28页 |
·节奏与节拍 | 第28-29页 |
·音程与和弦 | 第29-31页 |
·调性和调式 | 第31页 |
·旋律 | 第31-32页 |
·曲式结构和和音乐风格 | 第32页 |
·音乐的表示方式 | 第32-33页 |
·音乐特征分类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音乐识别研究现状和相关算法 | 第35-49页 |
·单音识别算法 | 第35-4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5-3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7-38页 |
·单音识别算法总结 | 第38-41页 |
·时域检测方法 | 第38页 |
·频域检测方法 | 第38-39页 |
·时频域检测方法 | 第39页 |
·倒谱域检测方法 | 第39-40页 |
·统计方法 | 第40-41页 |
·和弦识别算法 | 第41-4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41-4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43-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钢琴单音符识别的研究 | 第49-61页 |
·识别的理论基础 | 第49-53页 |
·钢琴的音乐特性 | 第49-50页 |
·单音符识别的理论基础 | 第50-53页 |
·应用RBF 神经网络的单音符识别 | 第53-56页 |
·RBF 神经网络 | 第53-54页 |
·应用RBF 神经网络识别单音符 | 第54-56页 |
·应用支持向量机的单音符识别 | 第56-60页 |
·支持向量机(Supported Vector Machine, SVM) | 第56-59页 |
·应用支持向量机的单音符识别 | 第59-60页 |
·单音符识别总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基于MPCP 特征的音乐和弦识别系统 | 第61-91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和弦特征 | 第62-71页 |
·音级轮廓(Pitch Class Profiles PCP) | 第62-66页 |
·PCP 介绍 | 第62-64页 |
·PCP 特征计算 | 第64-66页 |
·MFCC 特征 | 第66页 |
·美尔音级轮廓(Mel Pitch Class Profiles MPCP) | 第66-68页 |
·MPCP 特征提出 | 第67-68页 |
·MPCP 特征计算过程 | 第68页 |
·特征对比实验分析 | 第68-71页 |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 | 第71-80页 |
·歌曲标签文件 | 第80-82页 |
·基于MPCP 特征和弦识别系统的建立 | 第82-8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3-88页 |
·小结 | 第88-91页 |
第6章 基于模糊CA-CRFs 的音乐和弦识别系统 | 第91-127页 |
·基于条件随机场(CRFs)的和弦识别系统 | 第91-102页 |
·条件随机场 | 第91-94页 |
·基于CRFs 的和弦识别系统的建立 | 第94-9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6-102页 |
·基于CA-CRFs 的和弦识别系统 | 第102-109页 |
·参数估计的分析 | 第102页 |
·文化算法 | 第102-105页 |
·文化算法框架 | 第102-104页 |
·文化算法的实现 | 第104-105页 |
·基于CA—CRFs 和弦识别系统的建立 | 第105-10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6-109页 |
·基于模糊文化算法的CA-CRFs 的和弦识别系统 | 第109-114页 |
·基于模糊控制器文化算法的优化 | 第109-112页 |
·基于模糊文化算法的CA—CRFs 和弦识别系统的建立 | 第112-11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4页 |
·基于模糊自适应文化算法的CA-CRFs 的和弦识别系统 | 第114-125页 |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 | 第115-116页 |
·基于模糊自适应文化算法的CA—CRFs 和弦识别系统的建立 | 第116-12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2-125页 |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7-131页 |
·总结 | 第127-128页 |
·工作展望 | 第128-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