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以促进债权流转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1-18页
ABSTRACT第18-26页
前言第26-36页
 一、本文的实践意义第26-28页
 二、本文的理论意义第28-29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9-33页
 四、本文的思路与结构第33-34页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第34-36页
第一章 应收账款融资的理论基础第36-64页
 第一节 应收账款的内涵分析第36-44页
  一、应收账款的法律意义分析第36-41页
  二、应收账款的法律性质分析第41-44页
 第二节 应收账款的外延界定第44-52页
  一、应收账款外延界定的基本标准第44-46页
  二、应收账款外延界定中的具体问题第46-52页
 第三节 应收账款融资的制度基础第52-57页
  一、债权地位之提升第52-53页
  二、债权流通性之增强第53-55页
  三、现行法律体系之接纳第55-57页
 第四节 应收账款融资的现实价值第57-64页
第二章 应收账款的融资方式及制度选择第64-97页
 第一节 应收账款担保融资的方式及制度选择第65-78页
  一、大陆法系的应收账款担保融资第65-67页
  二、英美法系的应收账款担保融资第67-71页
  三、我国应收账款担保融资的制度选择第71-78页
 第二节 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的方式及制度选择第78-91页
  一、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的独立性第79-81页
  二、保理融资第81-84页
  三、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第84-87页
  四、我国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的制度选择第87-91页
 第三节 应收账款融资诸法律制度的适度融合第91-97页
  一、比较法的考察第91-93页
  二、求同存异之立法准则第93-95页
  三、我国的制度选择第95-97页
第三章 应收账款融资的适格客体第97-133页
 第一节 未来应收账款融资第97-113页
  一、未来应收账款的界定第97-99页
  二、未来应收账款融资的比较法考察第99-102页
  三、允许未来应收账款融资的经济动因及理论基础第102-106页
  四、未来应收账款融资的效力及其限制第106-111页
  五、未来应收账款融资在我国法上的解释论与立法论第111-113页
 第二节 附禁止转让约款的应收账款融资第113-127页
  一、禁止转让约款的表现形态及解释路径第114-115页
  二、禁止转让约款效力的类型化分析第115-117页
  三、禁止转然约款效力的应然选择第117-124页
  四、附禁止转让约款的应收账款融资在我国的解释论与立法论第124-127页
 第三节 特殊主体的应收账款融资第127-131页
  一、"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应收账款融资第127-129页
  二、学校、医院等公益法人的应收账款融资第129-131页
 第四节 部分应收账款融资第131-133页
第四章 应收账款融资的公示方法第133-165页
 第一节 应收账款融资公示原则的理论基础第133-135页
 第二节 应收账款融资公示方法的比较法考察第135-142页
  一、应收账款担保融资的公示方法第135-139页
  二、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的公示方法第139-142页
 第三节 应收帐款融资登记的功能及其限度第142-151页
  一、应收账款融资登记的功能第142-147页
  二、应收账款融资登记功能的限度第147-151页
 第四节 通知登记制在我国的可行性探讨第151-157页
  一、通知登记制的基本特征第151-153页
  三、通知登记制之利益衡量第153-157页
 第五节 应收账款融资登记的效力检视第157-165页
  一、应收账款融资登记效力的立法论第157-161页
  二、应收账款融资登记效力的解释论第161-165页
第五章 应收账款融资的登记程序第165-205页
 第一节 应收账款融资登记程序的基本框架第166-175页
  一、通知登记第166-168页
  二、电子登记第168-171页
  三、登记机构第171-175页
 第二节 应收账款融资登记的具体内容第175-193页
  一、出质人/出让人的基本信息第176-182页
  二、质权人/受让人的基本信息第182-185页
  三、担保物描述的信息第185-188页
  四、登记期限第188-190页
  五、主债权合同金额第190-193页
 第三节 登记和查询的具体程序第193-205页
  一、初始登记第193-198页
  二、变更登记第198-200页
  三、展期登记第200-201页
  四、注销登记第201-202页
  五、异议登记第202页
  六、登记查询第202-203页
  七、登记费用和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第203-205页
第六章 应收账款融资中的权利冲突及顺位规则第205-240页
 第一节 应收帐款双重出质中的权利冲突及顺位规则第206-212页
  一、应收账款双重出质的两种形态第206-207页
  二、应收账款双重出质中的顺位规则第207-209页
  三、应收账款双重出质中顺位规则之具体判断标准第209-212页
 第二节 应收帐款双重转让中的权利冲突及顺位规则第212-222页
  一、应收账款双重转让之一般顺位规则第212-218页
  二、应收账款双重转让之例外顺位规则第218-222页
 第三节 延伸利用与直接利用应收账款融资中的权利冲突及顺位规则第222-232页
  一、权利冲突之表现与原因第222-224页
  二、浮动抵押权人与应收账款质权人或受让人间的权利冲突及顺位规则第224-225页
  三、所有权保留卖方与应收账款质权人或受让人间的权利冲突及顺位规则第225-232页
 第四节 应收账款质权人或受让人与一般债权人的权利冲突及顺位规则第232-240页
  一、现实应收账款的质权人或受让人与扣押债权人或破产管理人第232-234页
  二、将来应收账款的质权人或受让人与扣押债权人或破产管理人第234-240页
第七章 应收账款融资中的权利实现机制第240-276页
 第一节 应收账款融资中的通知机制第240-253页
  一、通知的功能与性质第240-243页
  二、通知的对内效力与对外效力第243-248页
  三、通知的具体要素分析第248-253页
 第二节 应收账款转让中受让人的利益保护机制第253-261页
  一、担保权之移转第253-258页
  二、形成权之移转第258-260页
  三、证明文件的交付第260页
  四、转让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第260-261页
 第三节 应收账款转让中转让人的利益保护机制第261-271页
  一、账款债务人抗辩权之行使第262-263页
  二、账款债务人抵销权之行使第263-267页
  三、弃权条款的效力第267-269页
  四、转让合同内容变更的效力第269-271页
 第四节 应收账款质押的实现机制第271-276页
  一、应收账款质权实现中的一般机制第271-273页
  二、应收账款质权实现中的特别机制第273-276页
结语第276-279页
参考文献第279-295页
致谢第295-2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97-29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99页

论文共2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罚权的动态研究
下一篇:数据电文民事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以网络中的意思表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