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9页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5-18页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8-19页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9-22页
        1.3.1 公共租赁住房的基本内涵及特点第19-20页
        1.3.2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界定第20-21页
        1.3.3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1-22页
    1.4 研究方案第22-25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2 结构安排第23-24页
        1.4.3 研究的创新点第24-25页
2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情况及分配机制第25-37页
    2.1 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发展概况第25-28页
        2.1.1 全国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发展历程第25-27页
        2.1.2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发展历程第27-28页
    2.2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的供需现状第28-34页
        2.2.1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情况第28-30页
        2.2.2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需求情况第30-33页
        2.2.3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供需情况第33-34页
    2.3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现状第34-37页
        2.3.1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的准入机制第34-35页
        2.3.2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优先权及供需匹配机制第35页
        2.3.3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的监管机制第35-37页
3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7-49页
    3.1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7-39页
        3.1.1 准入标准较为单一第37-38页
        3.1.2 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第38页
        3.1.3 相关法律存在缺失第38-39页
    3.2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分配优先权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9-42页
        3.2.1 无法区分申请者对公共租赁住房需求的迫切程度第39-40页
        3.2.2 分区轮候导致各区之间分配效率差距较大第40-41页
        3.2.3 弃选及经适房申请者优先分配缺乏合理性第41-42页
    3.3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匹配机制存在的问题第42-46页
        3.3.1 住所和单位所在地不匹配第43页
        3.3.2 对弃选者的再分配导致资源浪费第43-44页
        3.3.3 造成空置及转租现象的出现第44-45页
        3.3.4 政策制定未考虑居民的偏好需求第45-46页
    3.4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第46-49页
        3.4.1 申请者相关信息的审核难度大第46-47页
        3.4.2 部门之间的信息难以实现共享第47页
        3.4.3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弱第47-49页
4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优化的基础第49-56页
    4.1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运行原则第49-50页
        4.1.1 公平原则第49页
        4.1.2 效率原则第49页
        4.1.3 有效保障性原则第49-50页
        4.1.4 公众参与原则第50页
    4.2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构成及关系第50-52页
        4.2.1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准入机制是基础第50页
        4.2.2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优先权机制是补充第50-51页
        4.2.3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供需匹配机制是核心第51-52页
        4.2.4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监管机制是保障第52页
    4.3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评价标准第52-54页
        4.3.1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公平标准第52-53页
        4.3.2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效率标准第53-54页
    4.4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对象及供需匹配机制的关键作用第54-56页
        4.4.1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运作流程第54-55页
        4.4.2 分配机制的运行围绕配租对象及供需匹配机制展开第55-56页
5 公租房配租对象的确定及供需匹配机制实现的方式选择第56-71页
    5.1 公共租赁住房配租对象的选择第56-58页
    5.2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供需匹配机制的实现第58-63页
        5.2.1 顶层交易循环机制的介绍第58页
        5.2.2 顶层交易循环机制的优势第58-60页
        5.2.3 顶层交易循环机制的运作流程第60-63页
    5.3 公共租赁住房选择方式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63-71页
        5.3.1 利用综合评分法实现对准入机制的优化第63-66页
        5.3.2 初次分配中供需匹配机制的实现第66-68页
        5.3.3 再分配中供需匹配机制的实现第68-71页
6 发达国家及地区公共住房分配经验借鉴第71-78页
    6.1 新加坡组屋分配经验借鉴第71-73页
        6.1.1 广覆盖的准入标准第71页
        6.1.2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方式第71-72页
        6.1.3 兼顾公平的组屋交换第72页
        6.1.4 严格的规章制度第72-73页
    6.2 美国公共住房分配经验借鉴第73-75页
        6.2.1 人性化的准入标准第73页
        6.2.2 多样化的分配方式第73-74页
        6.2.3 全面的公屋调换规定第74页
        6.2.4 惩罚与激励并重的管理方式第74-75页
    6.3 中国香港公屋分配经验借鉴第75-78页
        6.3.1 严格的准入机制第75页
        6.3.2 严谨的分配机制第75-76页
        6.3.3 详实的换租规定第76-77页
        6.3.4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第77-78页
7 郑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优化的政策建议第78-87页
    7.1 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机制优化的政策建议第78-80页
        7.1.1 利用综合评分法设置合理的准入标准第78-79页
        7.1.2 逐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第79-80页
        7.1.3 加快建立相关法律制度第80页
    7.2 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匹配机制优化的政策建议第80-82页
        7.2.1 提倡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前置第80-81页
        7.2.2 利用顶层交易循环机制分配管理公共租赁住房第81页
        7.2.3 采用公共租赁住房差异化分配方式第81-82页
    7.3 公共租赁住房监管机制优化的政策建议第82-84页
        7.3.1 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审核机制第83页
        7.3.2 建立数据实时共享的公租房服务网站第83页
        7.3.3 严惩隐瞒及虚报等违法行为第83-84页
    7.4 搭建公共租赁住房现代化的服务平台第84-87页
        7.4.1 搭建公共租赁住房调换管理平台第84-85页
        7.4.2 建设与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和租户的数据库第85页
        7.4.3 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发展中的互动反馈机制第85-86页
        7.4.4 构建固定化的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法则第86-87页
8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8.1 研究结论第87-88页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前端控制思想的档案工作转型升级研究
下一篇:郑州市成品住宅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及推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