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锂离子电池等效温度的状态估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三元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2-15页
        1.2.1 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13-14页
        1.2.2 三元锂离子电池的优点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1.3.1 电池管理系统简介第15-16页
        1.3.2 电池状态定义及数学表达第16-17页
        1.3.3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4 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算法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6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计算第22-23页
    1.4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3-25页
        1.4.1 选题依据第23页
        1.4.2 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测试方法第25-39页
    2.1 实验设备第25页
    2.2 实验样品第25-26页
    2.3 样品电池电极材料的表征第26-29页
        2.3.1 结构表征第26-27页
        2.3.2 成分分析第27-29页
        2.3.3 形貌表征第29页
    2.4 测试方法第29-39页
        2.4.1 SOC-OCV曲线关系测试方法第29-30页
        2.4.2 电池最大可用容量脉冲测定方法第30-31页
        2.4.3 电池模型参数脉冲辨识方法第31-33页
        2.4.4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方法第33-34页
        2.4.5 SOC验证工况第34-36页
        2.4.6 电池功率状态测定第36-39页
第三章 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池参数离线辨识与验证第39-53页
    3.1 模型选择第39-40页
    3.2 SOC-OCV关系曲线第40-43页
    3.3 电池最大可用容量曲线测定第43-44页
    3.4 电化学阻抗谱辨识模型参数第44-45页
    3.5 脉冲充放电测试辨识模型参数第45-48页
    3.7 模型验证第48-52页
        3.7.1 脉冲充放电测试验证第48-50页
        3.7.2 阶梯放电工况实验验证第50-52页
    3.8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基于DEKF电池参数在线辨识和SOC估计第53-65页
    4.1 DEKF算法流程第53-58页
        4.1.1 KF的介绍第53-55页
        4.1.2 基于DEKF的电池模型参数和SOC联合在线估计第55-58页
    4.2 DST工况仿真第58-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基于电池等效温度修正的SOC估计第65-81页
    5.1 基于电池表面温度修正的SOC估计第65-67页
    5.2 电池真实温度与电荷转移电阻间关系模型第67-70页
    5.3 建立适用于工况下R_(ct)-T关系模型第70-74页
        5.3.1 SOC修正系数第70-72页
        5.3.2 电流倍率修正系数第72-74页
    5.4 DEKF估计电池等效温度和SOC第74-75页
    5.5 DST工况仿真第75-78页
    5.6 本章小结第78-81页
第六章 电池等效温度修正模型在SOP预估中的应用第81-85页
    6.1 基于电池等效温度模型的SOP预估第81-83页
    6.2 结果分析和验证第83-84页
    6.3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9页
    7.1 结论第85-87页
    7.2 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致谢第95-97页
个人简历第97-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外源ABA对营养生长时期水稻叶片角质层的影响
下一篇:昆明主城区花卉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应性研究--以陆生植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