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制备一维光子晶体及调节磁性聚合物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光子晶体第10-19页
        1.1.1 光子晶体的概念第10-11页
        1.1.2 光子晶体的分类及特征第11-12页
        1.1.3 一维光子晶体的主要制备方法第12-18页
        1.1.4 光子晶体的应用第18-19页
    1.2 磁性高分子材料概述第19-22页
        1.2.1 磁性聚合物的分类第19-20页
        1.2.2 磁性离子液体及其制备第20-22页
    1.3 开环易位聚合第22-23页
    1.4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内容第23-26页
第2章 树枝形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制备光子晶体材料第26-50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31页
        2.2.1 实验原料第27页
        2.2.2 1-降冰片烯-2,3-对苯二甲酸(1-a)的合成第27页
        2.2.3 二苄氧基苯甲酸乙酯(1-b)的合成第27页
        2.2.4 三(癸氧基)苯基甲醇(1-c)的合成第27-28页
        2.2.5 树枝状单体(NAM)的合成第28页
        2.2.6 1,3-二羟基-2-降冰片烯二羟基-2-甲基(2-a)的合成第28页
        2.2.7 3,4,5-三苄氧基苯甲酸甲酯(2-b)的合成第28-29页
        2.2.8 3,4,5-三苄氧基苯甲酸(2-c)的合成第29页
        2.2.9 树枝状单体(NBzM)的合成第29页
        2.2.10 树枝状均聚物(PNAM和PNBzM)的合成第29-30页
        2.2.11 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AM-b-PNBzM)的合成第30页
        2.2.12 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AM-b-PNBzM)的自组装第30-31页
    2.3 测试与表征第31-32页
        2.3.1 核磁共振谱图(NMR)表征第31页
        2.3.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表征第31页
        2.3.3 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第31页
        2.3.4 热失重(TGA)测试第31页
        2.3.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第31-32页
        2.3.6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表征第32页
        2.3.7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第32页
        2.3.8 小角/超小角X射线散射(SAXS/USAXS)表征第3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2-48页
        2.4.1 树枝形嵌段共聚物(PNAM-b-PNBzM)的合成分析第32-41页
        2.4.2 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TGA、DSC)分析第41-43页
        2.4.3 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AM-b-PNBzM)自组装第43-44页
        2.4.4 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AM-b-PNBzM)自组装后反射光谱分析第44-46页
        2.4.5 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AM-b-PNBzM)自组装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46-47页
        2.4.6 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AM-b-PNBzM)自组装后小角/超小角X射线(SAXS/USAXS)分析第47-48页
    2.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温度响应性一维光子晶体的制备第50-72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4页
        3.2.1 实验试剂第51页
        3.2.2 1-降冰片烯-2,3-对苯二甲酸(1-a)的合成第51页
        3.2.3 对(癸氧基)苯酚(3-b)的合成第51页
        3.2.4 降冰片烯癸基化产物(NDM)的合成第51-52页
        3.2.5 降冰片烯联苯化单体(NBPM)的合成第52页
        3.2.6 NDM均聚物(PNDM)和NBPM均聚物(PNBPM)的合成第52-53页
        3.2.7 刷状嵌段共聚物(PNBPM-b-PNDM)的合成第53页
        3.2.8 刷状嵌段共聚物(PNBPM-b-PNDM)的自组装第53-54页
    3.3 测试与表征第54-55页
        3.3.1 核磁共振谱图(NMR)表征第54页
        3.3.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表征第54页
        3.3.3 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第54页
        3.3.4 热失重(TGA)测试第54页
        3.3.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第54-55页
        3.3.6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表征第55页
        3.3.7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第55页
        3.3.8 小角/超小角X射线(SAXS/USAXS)表征第5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5-70页
        3.4.1 刷状嵌段共聚物(PNBPM-b-PNDM)的合成分析第55-63页
        3.4.2 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TGA、DSC)分析第63-64页
        3.4.3 刷状嵌段共聚物(PNBPM-b-PNDM)自组装第64-66页
        3.4.4 基于PNBPM-b-PNDM的一维光子晶体的反射光谱第66-67页
        3.4.5 刷状嵌段共聚物(PNBPM-b-PNDM)自组装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67-68页
        3.4.6 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BPM-b-PNDM)自组装后小角/超小角X射线(SAXS/USAXS)分析第68-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蝌蚪形两亲性磁性聚合物的合成及自组装第72-84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实验部分第72-75页
        4.2.1 实验试剂第72-73页
        4.2.2 氨基笼形倍半硅氧烷修饰的RAFT试剂(POSS-CTA)的合成第73页
        4.2.3 聚苯乙烯大分子链转移剂(POSS-PSt)的合成第73页
        4.2.4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OSS-PSt-b-P4VP)的合成第73-74页
        4.2.5 4乙烯基吡啶均聚物(P4VP)的合成第74页
        4.2.6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t-b-P4VP)的合成第74页
        4.2.7 磁性均聚物QP4VP(FeCl_4)的合成第74页
        4.2.8 磁性嵌段共聚物PSt-b-QP4VP(FeCl_4)的合成第74-75页
        4.2.9 磁性嵌段共聚物POSS-PSt-b-QP4VP(FeCl_4)的合成第75页
        4.2.10 磁性嵌段共聚物POSS-PSt-b-QP4VP(FeCl_4)的自组装第75页
    4.3 测试与表征第75-77页
        4.3.1 核磁共振谱图(NMR)表征第75页
        4.3.2 激光拉曼光谱表征第75-76页
        4.3.3 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第76页
        4.3.4 磁学行为表征(超导量子干涉仪)第76页
        4.3.5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第76-7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7-83页
        4.4.1 蝌蚪形磁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分析第77-80页
        4.4.2 蝌蚪形磁性嵌段共聚物的磁性能分析第80-82页
        4.4.3 蝌蚪形磁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第82-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全文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负荷季节特性分析及需求响应动态电价策略研究
下一篇:并联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