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电动汽车产业现状 | 第12-17页 |
1.3.2 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现状 | 第17-18页 |
1.4 V2G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第18-26页 |
1.4.1 对发电侧影响 | 第19-20页 |
1.4.2 对电网侧影响 | 第20-22页 |
1.4.3 对用户侧影响 | 第22-23页 |
1.4.4 对电力系统的辅助效益 | 第23-25页 |
1.4.5 V2G面临的挑战 | 第25-26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电动汽车规模化接入电网建模分析 | 第27-38页 |
2.1 影响EV并网负荷的因素 | 第27-30页 |
2.1.1 并网规模 | 第27页 |
2.1.2 充电方式 | 第27-28页 |
2.1.3 电池特性 | 第28-29页 |
2.1.4 用户行驶规律 | 第29-30页 |
2.2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电动汽车无序规模化并网建模 | 第30-37页 |
2.2.1 蒙特卡洛法原理 | 第30-31页 |
2.2.2 建模过程 | 第31-35页 |
2.2.3 算例分析 | 第35-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电动汽车规模化接入含新能源发电及火电的电力系统建模分析 | 第38-52页 |
3.1 模型框架 | 第38-42页 |
3.1.1 运营商机制 | 第39-40页 |
3.1.2 信息流通机制 | 第40-41页 |
3.1.3 日前申报机制 | 第41-42页 |
3.2 基于分时电价机制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 | 第42-45页 |
3.2.1 上层目标函数 | 第44-45页 |
3.2.2 下层目标函数 | 第45页 |
3.3 分解协调算法设计 | 第45-47页 |
3.4 算法收敛性分析 | 第47-49页 |
3.5 算法流程 | 第49-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电动汽车规模化接入含新能源发电与火电的电力系统双层调度仿真分析 | 第52-63页 |
4.1 背景设置 | 第52-54页 |
4.2 模型假设 | 第54-58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54-55页 |
4.2.2 约束条件 | 第55-58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58-62页 |
4.4.1 参数设置 | 第58-60页 |
4.4.2 求解结果 | 第60-61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5.1 总结 | 第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