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1.1 选题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拟解决问题 | 第15页 |
1.5 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1章 网络交易侵权行为概述 | 第16-35页 |
1.1 行为产生背景 | 第16-19页 |
1.1.1 网络交易普及迅速 | 第16-17页 |
1.1.2 网络交易规模庞大 | 第17页 |
1.1.3 网络交易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和违法成本较低 | 第17-18页 |
1.1.4 网络交易信息存在安全风险 | 第18-19页 |
1.2 网络交易侵权行为概念 | 第19-21页 |
1.2.1 是发生在电商平台交易中的行为 | 第19页 |
1.2.2 是经营者、电商平台以及快递企业等特殊主体的行为 | 第19-20页 |
1.2.3 是侵权主体的过错或过失行为 | 第20-21页 |
1.3 网络交易侵权行为的特征 | 第21-26页 |
1.3.1 与一般侵权行为的共同特征 | 第21-23页 |
1.3.2 独有特征 | 第23-26页 |
1.4 网络交易侵权行为侵害的民事权益 | 第26-35页 |
1.4.1 消费者购物知情权 | 第28-29页 |
1.4.2 消费者购物安全权 | 第29-30页 |
1.4.3 消费者财产权 | 第30-32页 |
1.4.4 消费者生命健康权 | 第32-34页 |
1.4.5 消费者隐私权及信息权 | 第34-35页 |
第2章 网络交易侵权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35-41页 |
2.1 网络交易侵权主体 | 第35-39页 |
2.1.1 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提供者 | 第35-36页 |
2.1.2 电商平台入驻商 | 第36-38页 |
2.1.3 快递企业 | 第38-39页 |
2.2 被侵权主体 | 第39-41页 |
2.2.1 买受人 | 第39-40页 |
2.2.2 其他主体 | 第40-41页 |
第3章 网络交易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41-46页 |
3.1 网络交易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内涵 | 第41-42页 |
3.2 与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 | 第42页 |
3.3 与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异同 | 第42-44页 |
3.4 网络交易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功能及适用 | 第44-46页 |
3.4.1 网络交易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功能 | 第44页 |
3.4.2 网络交易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适用范围 | 第44-46页 |
第4章 网络交易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规范基础 | 第46-50页 |
4.1 《侵权责任法》中的规范基础 | 第46-47页 |
4.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规范基础 | 第47-48页 |
4.3 《产品质量法》中的规范基础 | 第48页 |
4.4 《食品安全法》中的规范基础 | 第48-49页 |
4.5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中的规范基础 | 第49-50页 |
第5章 网络交易侵权救济困局以及应对策略 | 第50-62页 |
5.1 网络交易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困境 | 第50-52页 |
5.1.1 网络交易行为监管不力 | 第50-51页 |
5.1.2 网络侵权诉讼艰难维权成本高 | 第51页 |
5.1.3 消费者运用请求权维权意识淡薄 | 第51-52页 |
5.2 发达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之借鉴 | 第52-54页 |
5.2.1 强化消费者权利意识,增强消费者主导地位 | 第52-53页 |
5.2.2 重视保障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法 | 第53页 |
5.2.3 在权利保护层面侧重权利本位以及契约自由的法理研究 | 第53-54页 |
5.3 建立以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为核心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 | 第54-62页 |
5.3.1 确立网络交易侵权赔偿请求权的原则和方法 | 第55-58页 |
5.3.2 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构建网络交易纠纷解决平台 | 第58-59页 |
5.3.3 提升消费者依据请求权实施救济的效率 | 第59-60页 |
5.3.4 对网络消费者进行维权法治教育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