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藻类论文

集胞藻PCC 6803中硫形成铁硫簇组装系统研究

内容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表第11-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9页
    1.1 Fe-S簇的结构和功能第17-20页
        1.1.1 Fe-S簇的结构第17-18页
        1.1.2 Fe-S簇的功能第18-20页
    1.2 原核生物Fe-S簇的生物合成第20-26页
        1.2.1 ISC系统第21-23页
        1.2.2 SUF系统第23-24页
        1.2.3 E.coli中最新发现的CSD途径第24-25页
        1.2.4 Fe-S簇输出阶段第25-26页
    1.3 真核生物Fe-S簇的生物合成第26-32页
        1.3.1 线粒体ISC系统第27-29页
        1.3.2 质体SUF途径第29-31页
        1.3.3 细胞质CIA途径第31-32页
    1.4 Fe-S簇生物合成的调控第32-36页
        1.4.1 IscR与Fe-S簇生物合成第32-33页
        1.4.2 SufR与Fe-S簇生物合成第33-34页
        1.4.3 氧化胁迫与Fe-S簇生物合成第34-35页
        1.4.4 铁限制与Fe-S簇生物合成第35-36页
    1.5 蓝藻铁硫簇研究进展第36-37页
    1.6 立题依据和研究方法、内容及意义第37-39页
第二章 集胞藻PCC 6803 suf操纵子的转录调控研究第39-58页
    2.1 前言第39-40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0-47页
        2.2.1 藻株、培养条件和基本测定方法第40页
        2.2.2 集胞藻PCC 6803 gDNA提取第40-41页
        2.2.3 RNA的提取和RT-PCR第41-42页
        2.2.4 sufR敲除质粒的构建第42-43页
        2.2.5 sufR超表达质粒的构建第43-44页
        2.2.6 蓝藻的转化第44-45页
        2.2.7 Western blot第45-47页
    2.3 结果第47-56页
        2.3.1 集胞藻PCC 6803基因组中的suf操纵子的转录模式第47-49页
        2.3.2 SufR、IscR、Fur和OxyR序列比对第49-50页
        2.3.3 sufR敲除表型第50-51页
        2.3.4 sufR超表达表型第51-52页
        2.3.5 WT、ΔsufR和sufR-OE中sufBCD的表达量第52-53页
        2.3.6 WT中suf操纵子在氧化胁迫和缺铁处理下的转录变化第53-54页
        2.3.7 sufBCD在缺铁处理下的表达变化第54页
        2.3.8 SUF系统在不同类型的光合生物中的分布第54-56页
        2.3.9 SufR在光合生物中的分布第56页
    2.4 讨论第56-58页
第三章 SUF系统在集胞藻PCC 6803自养和异养生长中的作用第58-76页
    3.1 前言第58-59页
    3.2 材料方法第59-64页
        3.2.1 藻株、培养条件和基本测定方法第59页
        3.2.2 PpetE-sufB质粒构建第59页
        3.2.3 PpetE-sufB( SUF Knockdown)藻株构建第59-60页
        3.2.4 叶绿素荧光测定第60页
        3.2.5 光合放氧和暗呼吸的测定第60页
        3.2.6 RNA提取和RT-PCR第60页
        3.2.7 Western blot第60-64页
    3.3 结果第64-74页
        3.3.1 suf基因敲除致死第64页
        3.3.2 构建PpetE-sufB藻株第64-65页
        3.3.3 Cu~(2+)浓度筛选第65-66页
        3.3.4 12 nM Cu~(2+)培养藻株中SufBCD的含量第66-67页
        3.3.5 SUF敲降对集胞藻PCC 6803自养和异养生长的影响第67-69页
        3.3.6 SUF敲降对DI、PetC和PsaC蛋白含量的影响第69-70页
        3.3.7 P700~(+)还原动力学第70-71页
        3.3.8 suf操纵子在自养和异养条件下的转录分析第71-72页
        3.3.9 其他相关基因在自养和异养条件下的转录分析第72-74页
    3.4 讨论第74-76页
第四章 SUF系统对集胞藻PCC 6803铁吸收的影响第76-96页
    4.1 前言第76-77页
    4.2 材料方法第77-82页
        4.2.1 藻株、培养条件和基本测定方法第77页
        4.2.2 SUF-OE质粒构建第77页
        4.2.3 SUF-OE藻株构建第77-78页
        4.2.4 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第78-80页
        4.2.5 RNA提取和RT-PCR第80页
        4.2.6 Western blot第80-82页
    4.3 结果第82-93页
        4.3.1 WT和PpetE-sufB缺铜处理第82页
        4.3.2 转录组测序结果第82-89页
        4.3.3 WT和SUF-OE中SufBCD的含量第89-90页
        4.3.4 WT和SUF-OE的表型第90-91页
        4.3.5 WT、SUF-KD和SUF-OE中铁相关基因的转录第91-92页
        4.3.6 WT、SUF-KD和SUF-OE胞内铁含量第92页
        4.3.7 suf操纵子在WT和exbB-exbD双突变中的转录表达第92-93页
    4.4 讨论第93-96页
第五章 集胞藻PCC 6803 SUF系统组装机制探究第96-112页
    5.1 前言第96-97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97-103页
        5.2.1 酵母双杂质粒的构建第97-98页
        5.2.2 酵母双杂交第98页
        5.2.3 表达SufD蛋白质粒构建第98-99页
        5.2.4 蛋白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第99-100页
        5.2.5 体外pull-down第100-103页
    5.3 结果第103-110页
        5.3.1 SUF系统的工作机制第103页
        5.3.2 脱辅基蛋白与支架蛋白互作分析第103-106页
        5.3.3 Fe-S簇生物合成中铁供体的寻找第106-110页
    5.4 讨论第110-112页
本研究论文的创新点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基GNSS近地空间水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下一篇:MAPK信号通路中特异性磷酸酶对激酶的分子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