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体制内涵 | 第17-21页 |
2.1 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体制的界定 | 第18-21页 |
2.2.1 行政执法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2 行政执法体制的界定 | 第19-21页 |
第3章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体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1-34页 |
3.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体制现状 | 第21-23页 |
3.1.1 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主体设置现状 | 第21页 |
3.1.2 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机构权力配置现状 | 第21-23页 |
3.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9页 |
3.2.1 行政执法主体设置不合理 | 第23-26页 |
3.2.2 行政执法主体独立性不强 | 第26-27页 |
3.2.3 行政执法主体权力架构存在缺陷 | 第27-29页 |
3.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9-34页 |
3.3.1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30-32页 |
3.3.2 监管部门之间利益冲突 | 第32-34页 |
第4章 域外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体制及启示 | 第34-40页 |
4.1 域外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模式 | 第34-37页 |
4.1.1 一元行政执法模式 | 第34-36页 |
4.1.2 多元行政执法模式 | 第36-37页 |
4.2 域外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体制的特点 | 第37-38页 |
4.3 域外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体制的启示 | 第38-40页 |
第5章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体制的完善 | 第40-46页 |
5.1 明确执法主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40页 |
5.2 构建一元化的行政执法主体 | 第40-43页 |
5.3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权 | 第43-44页 |
5.4 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