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设备、雷达站论文--雷达接收设备论文--雷达信号检测处理论文

雷达通信一体化共享信号设计与处理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方案及实现第12-13页
        1.2.2 基于单载波共享信号的设计方案第13-14页
        1.2.3 基于多载波共享信号的设计方案第14-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编排第15-16页
第二章 雷达与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第16-24页
    2.1 雷达系统中的线性调频信号第16-17页
    2.2 OFDM基本原理第17-18页
    2.3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及其离散算法第18-21页
        2.3.1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第18-20页
        2.3.2 离散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算法第20-21页
    2.4 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第21页
        2.4.1 峰均功率比的定义第21页
        2.4.2 峰均功率比的CCDF第21页
    2.5 传统的峰均功率比抑制算法第21-23页
        2.5.1 限幅法第21-22页
        2.5.2 编码法第22页
        2.5.3 概率类算法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基于OFDM-LF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共享信号设计第24-38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模型第24-26页
        3.2.1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模型第24-25页
        3.2.2 一体化系统的雷达功能第25页
        3.2.3 一体化系统的通信功能第25-26页
    3.3 雷达通信一体化共享信号第26-27页
        3.3.1 OFDM-LFM信号第26页
        3.3.2 OFDM-LFM-RCI共享信号设计第26-27页
    3.4 OFDM-LFM-RCI共享信号的性能分析第27-34页
        3.4.1 OFDM-LFM-RCI共享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第27-29页
        3.4.2 OFDM-LFM-RCI共享信号的模糊函数图像第29-33页
        3.4.3 共享信号的通信性能分析第33-34页
    3.5 OFDM-LFM-RCI共享信号的PAPR分析第34-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8页
第四章 抑制RCI共享信号PAPR的J-Ca-SLM算法第38-48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传统的SLM算法与PTS算法第38-42页
        4.2.1 传统SLM算法原理第38-39页
        4.2.2 传统SLM算法的性能分析第39-40页
        4.2.3 传统的PTS算法第40-42页
        4.2.4 传统的PTS算法的性能分析第42页
    4.3 基于判断机制的级联SLM算法J-Ca-SLM第42-44页
    4.4 J-Ca-SLM算法的性能分析第44-47页
        4.4.1 PAPR_(th)对J-Ca-SLM算法的影响第44-45页
        4.4.2 K值对J-Ca-SLM算法的影响第45-46页
        4.4.3 通信性能分析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抑制RCI共享信号PAPR的J-SLM-PTS算法第48-56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改进的J-SLM-PTS联合算法第48-49页
    5.3 J-SLM-PTS算法的性能分析第49-51页
        5.3.1 PAPR_(th)对J-SLM-PTS算法的影响第49-50页
        5.3.2 K值对J-SLM-PTS算法的影响第50页
        5.3.3 通信性能分析第50-51页
    5.4 计算复杂度分析第51-54页
        5.4.1 传统SLM算法与PT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第51-52页
        5.4.2 J-Ca-SLM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第52页
        5.4.3 J-SLM-PT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分析第52-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6.1 工作总结第56页
    6.2 工作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附录第66-68页
    附录1 缩略语第66-67页
    附录2 符号说明第67-68页
致谢第68-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构认知蜂窝网络中极化干扰对齐技术研究
下一篇:认知重构网络拓扑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