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9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9页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6页 |
2.1.1 风险管理概念及管理流程 | 第20-21页 |
2.1.2 风险识别理论 | 第21-22页 |
2.1.3 风险评价理论 | 第22-24页 |
2.1.4 风险主要应对方式 | 第24-25页 |
2.1.5 供应链风险管理概述 | 第25-26页 |
2.2 装配式住宅内涵及优缺点 | 第26页 |
2.2.1 装配式住宅概念 | 第26页 |
2.2.2 装配式住宅项目优缺点 | 第26页 |
2.3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概念及结构 | 第26-29页 |
2.3.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概念 | 第26-27页 |
2.3.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结构 | 第27-28页 |
2.3.3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特点 | 第28-29页 |
第3章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识别 | 第29-46页 |
3.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3.1.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主要特征 | 第29页 |
3.1.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分类 | 第29-30页 |
3.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46页 |
3.2.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外部风险因素识别 | 第30-31页 |
3.2.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内部风险因素识别 | 第31-39页 |
3.2.3 基于粗糙集的风险因素筛选 | 第39-42页 |
3.2.4 指标筛选问卷检验与合理性分析 | 第42-44页 |
3.2.5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4-46页 |
第4章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评价 | 第46-56页 |
4.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 | 第46-51页 |
4.1.1 模型假设 | 第46页 |
4.1.2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48页 |
4.1.3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第48-51页 |
4.2 算例分析 | 第51-56页 |
第5章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控制 | 第56-64页 |
5.1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控制框架构建 | 第56-58页 |
5.1.1 供应链风险控制框架构建指导原则 | 第56页 |
5.1.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控制框架设计 | 第56-57页 |
5.1.3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控制具体步骤 | 第57-58页 |
5.2 装配式住宅供应链各阶段风险控制流程 | 第58-64页 |
5.2.1 计划阶段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控制流程 | 第58-60页 |
5.2.2 实施阶段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控制流程 | 第60-61页 |
5.2.3 检查阶段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控制流程 | 第61-63页 |
5.2.4 改进阶段装配式住宅供应链风险控制流程 | 第63-64页 |
第6章 案例分析 | 第64-73页 |
6.1 装配式住宅工程项目概况 | 第64-65页 |
6.1.1 金域华府 2 | 第64页 |
6.1.2 金域华府项目供应链运作组织结构 | 第64-65页 |
6.2 金域华府 2 | 第65-73页 |
6.2.1 评价模型应用 | 第65-70页 |
6.2.2 金域华府 2 | 第70-7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结论 | 第73-74页 |
7.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