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 ·植物学研究 | 第13-17页 |
| ·金粟兰属植物概况 | 第13-14页 |
| ·金粟兰属主要药用植物 | 第14-15页 |
|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原植物及本草考证 | 第15-17页 |
| ·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17-22页 |
| ·萜类 | 第17-20页 |
| ·香豆素类 | 第20-21页 |
| ·木质素类 | 第21页 |
| ·酰胺类 | 第21页 |
| ·挥发油类 | 第21页 |
| ·其他 | 第21-22页 |
| ·药理作用的研究 | 第22-23页 |
| ·抗菌作用 | 第22页 |
| ·抗癌作用 | 第22-23页 |
| ·毒性 | 第23页 |
| ·其他作用 | 第23页 |
|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的临床应用 | 第23-25页 |
| ·外用 | 第23-24页 |
| ·内服 | 第24页 |
| ·其他应用 | 第24-25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5-27页 |
| 第2章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的解剖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 第27-42页 |
| ·银线草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化学研究 | 第27-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果 | 第28-30页 |
| ·讨论 | 第30-35页 |
| ·多穗金粟兰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化学研究 | 第35-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 ·结果 | 第35-38页 |
| ·讨论 | 第38-42页 |
| 第3章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42-86页 |
| ·银线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42-49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3页 |
| ·方法 | 第43-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 第49-53页 |
| ·材料 | 第49-50页 |
| ·方法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中酚类和香豆素类成分的分析 | 第53-80页 |
| ·酚类和香豆素类提取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53-65页 |
|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总黄酮提取条件 | 第65-80页 |
|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中大量和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 | 第80-8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1-83页 |
| ·结果 | 第83页 |
| ·讨论 | 第83-86页 |
| 第4章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86-121页 |
|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挥发性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 | 第86-92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86-87页 |
| ·方法 | 第87-8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8-92页 |
|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92-101页 |
| ·材料 | 第92-93页 |
| ·方法 | 第93-9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5-101页 |
|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的研究 | 第101-109页 |
|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101-102页 |
| ·方法 | 第102-103页 |
| ·结果 | 第103-108页 |
| ·讨论 | 第108-109页 |
| ·银线草和多穗金粟兰提取物镇痛和抗炎作用的研究 | 第109-121页 |
|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111-112页 |
| ·方法 | 第112-115页 |
| ·结果 | 第115-119页 |
| ·讨论 | 第119-121页 |
| 总结 | 第121-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40页 |
| 致谢 | 第140-14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