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3 研究述评第19-20页
        1.3.4 发展趋势第20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21-22页
2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的基础理论概述第22-32页
    2.1 研究相关的概念阐释第22-23页
        2.1.1 “中国梦”的概念第22-23页
        2.1.2 生态文明观的概念第23页
        2.1.3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概念第23页
    2.2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内容第23-26页
        2.2.1 生态道德观培育第24页
        2.2.2 生态法律观培育第24-25页
        2.2.3 生态责任观培育第25页
        2.2.4 生态政治观培育第25页
        2.2.5 生态美学观培育第25-26页
        2.2.6 生态消费观培育第26页
    2.3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第26-29页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第26-28页
        2.3.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第28页
        2.3.3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第28-29页
        2.3.4 “中国梦”的理论第29页
    2.4 “中国梦”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提出的新要求第29-31页
        2.4.1 思想观念新要求第29-30页
        2.4.2 培育方法新要求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现状分析第32-49页
    3.1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取得的成就第32-36页
        3.1.1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及“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第32-34页
        3.1.2 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关注有所提升第34-35页
        3.1.3 高校已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第35-36页
    3.2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的问题第36-42页
        3.2.1 大学生相应的行为意识尚未养成第36-38页
        3.2.2 培育的内容与“中国梦”的内涵尚未达成一致第38-40页
        3.2.3 培育的氛围不充分第40-41页
        3.2.4 高校培育方式方法单一落后第41-42页
    3.3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2-48页
        3.3.1 培育主体的重视程度不足第43页
        3.3.2 培育的内容尚未形成体系第43-45页
        3.3.3 培育的制度保障条件欠缺第45-47页
        3.3.4 培育的手段创新落后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策略第49-58页
    4.1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原则第49-50页
        4.1.1 主体能动性原则第49页
        4.1.2 系统性原则第49-50页
        4.1.3 渗透性原则第50页
        4.1.4 实践性原则第50页
    4.2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对策第50-57页
        4.2.1 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主体的新时代生态意识教育第52-53页
        4.2.2 完善“中国梦”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内容体系第53-54页
        4.2.3 优化适应“中国梦”要求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保障条件第54-56页
        4.2.4 探索适应“中国梦”新要求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方式方法第56-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路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