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莱城区国税局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9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19页 |
1.3.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20-22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2.1 税源 | 第22页 |
2.2 税源管理 | 第22-23页 |
2.3 税源管理信息化 | 第23-24页 |
2.3.1 概念 | 第23页 |
2.3.2 内涵 | 第23页 |
2.3.3 目的 | 第23-24页 |
2.3.4 内容 | 第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国内外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及历程 | 第25-29页 |
3.1 国外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 第25-27页 |
3.2 国内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历程 | 第27-28页 |
3.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莱城区国税局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 | 第29-41页 |
4.1 莱城区国税局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状况 | 第29页 |
4.2 莱城区国税局税源基本情况 | 第29-32页 |
4.3 莱城区国税局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 第32-40页 |
4.3.1 推广应用系统,提供保障支撑 | 第32-36页 |
4.3.2 科学划分税源,实行分类管理 | 第36页 |
4.3.3 强化制度建设,优化人员配备 | 第36-37页 |
4.3.4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设备效率 | 第37-38页 |
4.3.5 强化数据采集,建立协调机制 | 第38页 |
4.3.6 抓好数据应用,精确风险处理 | 第38-39页 |
4.3.7 严格安全防护,落实巡查考评 | 第39-40页 |
4.3.8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工作能力 | 第40页 |
4.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莱城区国税局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1-47页 |
5.1 缺乏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长远规划 | 第41页 |
5.2 缺乏完整高效的税源管理信息化保障体系 | 第41-43页 |
5.2.1 信息化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 第41-42页 |
5.2.2 未设置专门的信息化机构 | 第42页 |
5.2.3 缺乏信息化硬件设备 | 第42页 |
5.2.4 缺乏外部协调机制 | 第42-43页 |
5.3 所采集数据的全面性和实用型不足 | 第43-44页 |
5.4 数据利用价值挖掘不足 | 第44页 |
5.5 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匮乏 | 第44-45页 |
5.5.1 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不足 | 第44页 |
5.5.2 缺乏考核激励机制保障队伍强化 | 第44-45页 |
5.5.3 教育培训保障无法适应工作需求 | 第45页 |
5.6 信息安全面临风险隐患 | 第45-46页 |
5.7 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莱城区国税局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 第47-54页 |
6.1 严格遵循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指导原则 | 第47-48页 |
6.1.1 依法设计原则 | 第47页 |
6.1.2 专业化分工原则 | 第47页 |
6.1.3 风险管理原则 | 第47-48页 |
6.1.4 科学统筹规划原则 | 第48页 |
6.2 保持税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 | 第48-49页 |
6.3 建立健全税源管理信息化机制 | 第49-50页 |
6.3.1 完善内部机制 | 第49页 |
6.3.2 完善纵向互动机制 | 第49页 |
6.3.3 强化横向联动机制 | 第49-50页 |
6.4 强化涉税信息采集利用 | 第50-51页 |
6.4.1 提高税务系统内部数据采集集中度 | 第50页 |
6.4.2 确保第三方信息的全面性 | 第50页 |
6.4.3 结合风险管理深化数据分析应用 | 第50-51页 |
6.5 科学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 | 第51-52页 |
6.5.1 合理设置信息化机构 | 第51-52页 |
6.5.2 创新税收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 第52页 |
6.5.3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 第52页 |
6.6 加强税收安全信息保障 | 第52-53页 |
6.7 小结 | 第53-54页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54-56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