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保护遗传学概述 | 第8-10页 |
·保护遗传学产生背景 | 第8页 |
·保护遗传学产生和发展 | 第8-9页 |
·保护遗传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 第9页 |
·保护遗传学中使用的分子方法 | 第9-10页 |
·鳄蜥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鳄蜥的分类地位研究 | 第10-11页 |
·鳄蜥种群数量和分布区研究 | 第11页 |
·鳄蜥解剖学及生理生化研究 | 第11-12页 |
·鳄蜥生态学研究 | 第12-13页 |
·鳄蜥分子遗传学研究 | 第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样品采集 | 第14-1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5页 |
·主要试剂、缓冲液的配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16页 |
·基因组DNA 的检测 | 第16-17页 |
·PCR 扩增 | 第17页 |
·序列测定 | 第17-18页 |
·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9-27页 |
·序列变异和碱基组成 | 第19-21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21页 |
·种群遗传结构 | 第21-22页 |
·单倍型系统发生 | 第22-24页 |
·种群历史动态 | 第24-2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7-30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27-28页 |
·遗传结构 | 第28页 |
·种群历史和单倍型系统发生 | 第28-3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8页 |
附录 | 第38-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